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刘柏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经验

求道

浏览:451

时间:2023-02-26

刘柏龄,第二届国医大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国医大师刘柏龄长期致力于骨伤科疑难病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刘柏龄应用活血化瘀、除湿消肿法治疗膝关滑膜炎的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仁。


  赵某,女,时年46岁。2000年3月19日初诊。左膝关节肿痛半月余。有轻度外伤史,自服滑膜炎冲剂和壮骨关节丸,不见效果。诊查:左膝关节肿胀,两膝眼饱满,局部轻度压痛,皮温略高,浮髌试验(+),关节活动受限。X线摄片示:左膝关节间隙略增宽,胫骨髁间隆起变尖。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诊断:左膝骨关节炎滑膜炎


  辨证:此系局部捩伤出血,积瘀与水湿(渗出滑液)稽留。


  辨证:瘀血阻滞经络,而致肿痛不已,功能受限。


  治法:活血化瘀,除湿消肿。


  方药:薏苡仁包煎)30g,王不留行包煎)20g,苍术20g,丹参15g,泽兰15g,穿山甲(炮)15g,赤芍15g,紫草15g,泽泻15g,黄柏15g,川牛膝15g,陈皮15g,日1剂,水煎服。嘱服1周。


  3月25日二诊:左膝肿胀渐消,活动进步,痛已减轻,脉濡数,舌红,苔薄白。


  嘱按前方继服2周。左膝肿胀基本消退,已不甚痛,但走路多时仍有轻度疼痛。治仍用前方加延胡索15g,淫羊藿15g,骨碎补20g,继服2周,后服壮骨伸筋胶囊2周,调理而愈。


  按:膝关节结构复杂,经筋会聚,素有“膝为筋之府”之说。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卫气虚弱,气血痰湿凝滞,经脉痹阻,湿浊瘀血留滞膝部而成。膝关滑膜炎有急性与慢性之分,多数病例有外伤史。急性期一般在1~2小时内发生肿胀,疼痛,活动困难,走路跛行,甚或不能行走,局部皮温略高,浮髌试验阳性;慢性者,多见于老年人,有劳损或关节疼痛骨关节炎)的病史,遇劳累或受凉后症状加重,膝肿,两膝眼处饱满,皮温不高,浮髌试验亦呈阳性。


  本病例系一膝部捩伤后为病,属亚急性滑膜炎,局部出血与渗液积滞,不得流行,故为肿为痛。本病一般多为无菌性感染,故西药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中药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祛风除湿、强筋健骨之功。其治以拟“薏苡仁化瘀汤”为主。药用薏苡仁苍术之益气健脾除湿为君药,配川牛膝泽兰丹参王不留行穿山甲之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为臣药;合黄柏泽泻赤芍紫草以清热凉血,除湿化瘀,消肿止痛之功为佐使药。


  在治疗期间,为使其骨性关节炎得到同时治疗,故加入骨碎补淫羊藿,以补肝肾、坚筋骨;延胡索化瘀止痛。后期嘱服壮骨伸筋胶囊更加强舒筋壮骨、化湿通络祛痛的功效。


  薏苡仁化瘀汤原方加三棱莪术皂角刺山慈菇穿山甲等活血破瘀、散结消肿药,对膝腘窝囊肿有良效。


  薏苡仁化瘀汤原方加水蛭7.5g(入汤药水煎),三七粉7.5g(分3次服),对下肢静脉炎亦有较好效果。


关联词条:

  • # 刘柏龄
  • # 骨关节炎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内容选自《中国中医药报》2022年2月25日第五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李绍军、郭敏】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