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灼痛只用三味方(欧阳剑红)
胃痛病,又名胃脘痛,《灵枢》谓:“胃病者,腹䐜胀,胃脘当心而痛。”故后世称胃痛为心胃痛。因寒温不调,饮食失节,胃失和降而壅滞不通所致。临床有胃脘近心部经常作痛,多伴有腹胀,呕恶,不思食等表现。常见有寒...


求道

423

0
介绍欧阳履钦先生的学术经验(欧阳錡)
先伯欧阳履钦先生,早年留学日本,对日人信仰我国医学,有深刻感触。归国后潜心祖国医学,年近四十,医道大行。生前著有《伤寒折中》、《金匮折中》、《药性表解串要》、《时方歌括》等书问世,从学者遍布湘、粤、桂...


求道

413

0
背部寒冷症二案
背部寒冷症(一)徐X X,女,38岁,家庭妇女。初诊:2009年7月13日背部寒冷,已有2年,至冬季更甚,平时动则易汗,汗出背部较多,汗出后背寒更为明显,刻诊,面色少华,纳谷不香,大便时溏,日行2〜3...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550

0
产后乳少症二案
产后乳少症(一)汪XX,女,30岁,营业员。初诊:2007年9月15日产后1周,乳汁少,乳房无胀痛,兼有腰酸,活动后即缓、纳谷尚佳,脉细软。产后气血两虚,经络失疏,治拟补气养血,和血通络。炙黄芪30g...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470

0
小儿多动症二案
小儿多动症(一)秦X X,男,6岁。初诊:2008年11月23日平时好动,夜寐欠安,醒后喜哭,纳谷可,大便每天一行,舌质略红、苔薄黄、脉象细弦。肝阴不足、肝阳亢旺,扰及心神。治拟养肝以潜阳,养心以安神...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465

0
闭经二案
闭经(一)陆X X,女,20岁,学生。初诊:2005年5月10日闭经3个月,形体较瘦,面黄少华,纳谷差,大便常溏,日行1〜2次,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脾胃两虚,运化失司,气血生化之源不足,...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497

0
萎缩性胃炎二案
萎缩性胃炎(一)龚X X,男,48岁,教师。初诊:2007年7月8日胃脘胀,隐隐作痛,纳谷不思,食后胀满更甚,如是已有10年余。经多次胃镜检查,均诊断为萎缩性胃炎,并伴肠上皮化生,Hp(+)。西医用三...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440

0
西瓜霜简介
西瓜霜是大家很熟悉的一味喉科良药,它的制法,一般都是根据疡医大全的;而我现在所介绍的,与它不同(系得之一位有三十余年经验的中药技师熊君),经过数年来的临床使用,功效颇为显著,爰特不揣浅陋,介绍如下。1...

四君人参

444

0
略论慢性肝炎的治疗原则
1.初起实证居多,不宜用补从肝炎的传统认识,其邪大多不离湿热。但要分辨湿与热的轻重。从众多肝炎的治验者来看,初起时大多不用补药。故有人明确提出治肝炎“用补勿过早”。因实热之邪,其为患,易见身困而乏力,...

四君人参

425

0
诊治高血压必须知常达变
1.补气降压,重用黄芪重用黄芪降压,必须具有典型的气虚症状和体征,如体型肥胖、面色少华、语言短气;或多汗、易汗,或有易于腹胀便溏,或下肢浮肿等。其脉细软,重按近无,舌质淡胖,齿印明显。即可重用黄芪,适...

四君人参

373

0
治口甜证一得
患者,男,24岁,中学教师。初诊:1984年3月2日。始患脾肾阳虚泄泻,大便兼有冻腻,已有3个月之久,经服附子理中汤合香连丸,7剂后便泄愈而见口甜。口涎较多,涎沫清稀,尤其在情绪紧张或激动时,口水汩汩...

四君人参

519

0
疏肝清胃活血法 化裁肝胃百合汤(夏度衡)
治疗溃疡病曾分脾胃虚寒、肝胃不和、阴虚胃热、血瘀四证辨治。循其常法,选用古方,疗效总感不够满意,其中肝胃不和与血瘀二证尤难满意,其因何在?结合临床和前人有关论述,体会到:本病主要由肝、脾、胃,此病及彼...


求道

438

0
忌把湿证当虚治(夏度衡)
医家叶天士曰:“且吾吴(指江苏吴县一带——金注)湿邪害人最广。”岂独吴县?岂只江浙?湖南地区,何不如此。湿邪伤人甚广的原因有江南气候潮湿,有酒客里湿素盛,有生冷甜腻伤脾。然,有时辨证不明,错将湿证当虚...


求道

425

0
不必讳言中医里有“对症治疗”——夏度衡教授治颜面痛医案求真(邢斌)
我常说读中医古籍要“求原义”、“求真义”、“求其用”。而实际上,读今人的医案医话,也可能同样要做这三个层面的推求。夏度衡教授是湖南省名老中医,今就其治颜面痛医案,下一番“求真义”的工夫。【原案】彭某某...


求道

451

0
关于中药“新绛”
《医赘》有鼓症湿邪一方。消滞利水,于入络湿邪不仅无功,反伤气分也。用新绛钱半、蜣螂虫二钱、延胡索钱半、丝瓜络一枚、淡木瓜钱半、川通草一钱、路路通十枚、生米仁八钱、陈香橼皮半只、干佛手三片、川郁金一钱、...


求道

494

0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