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十四经发挥》,元·滑寿撰于至正元年(1341年)。该书问世不久,原本即失,其内容由薛铠、薛已收入《薛氏医案》才得以保存下来。现存《十四经发挥》版本除《薛氏医案》本外,还有单行本,如:日享保十六年(1731年)刻本、日宝永六年(1709年)芳野屋权兵卫刊本、日宝历十二年(1726年)大阪阿内屋喜兵卫刻本、1986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校注本,等等,但上述单行本都源于《薛氏医案》。
《十四经发挥》共分3卷,每卷1篇。卷上为“手足阴阳流注篇”,总论阴阳经脉气血流注次序;卷中为“十四经脉气所发篇”,论十四经循行路线、腧穴位置及手足十二经“是动”病的临床表现;卷下为“奇经八脉篇”,论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书中把督任二脉提高到与十二正经同等的地位,是对经络学说的发展。把657穴全部分属于十四经脉,也是滑氏的一大发明,他所倡导的循经取穴方法,一直为后世针灸医生所遵从。
滑伯仁先生传(张钟毓)
滑君,名寿,字伯仁,自号为撄宁生(以上见宋濂《十四经发挥》序),世为许襄城大家。元初,祖父官江南,自许徙仪真,而君生焉(以上见《医学入门》小传)。后又徙余姚(见《中国医学史》)。笃实详敏(句见揭汯《难...


求道
畅读VIP

478

0
《十四经发挥》和太极疗法
1.病因病机经穴和内脏 先生说:“身柱系于肺,大肠属肺,身柱能治大肠的松弛。肺俞、臑俞均与大肠相联系。肝脏、脾脏也均与下腹相联系。”三焦 谈到三焦时,先生说:“所谓三焦,是指乳糜管、小肠和心脏的关系而...


求道
畅读VIP

391

0
《十四经发挥》
元大德七年(1303),蒙古族针灸学家忽泰必烈(名公泰,字吉甫)刊印了针灸学著作《金兰循经取穴图解》,又名《金兰循经》。《针灸聚英》称其“首绘脏腑前后二图,中述手足三阴三阳走属,继取十四经络流注,各为...


求道
畅读VIP

528

0
查看更多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