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肝痈,病名。痈疽之发于期门穴处者。《素问.大奇论》:“肝雍,两胁满,卧则惊,不得小便。”多因肝经积湿热,郁结成痰蕴蒸而成。初起于期门穴处隐隐作痛,局部微肿,继则痛引胁肋,按之疼痛明显,侧卧、咳嗽或便溺时疼痛加剧,全身反应常常恶寒发热,脉见弦数有力。重则证见局部肿痛增剧,胁肋胀满加重,身热不退。若失治或不治,则见脓肿破溃,或脓从咳吐而出,或脓血由大便而泻。其脓多呈咖啡色而带臭秽之气味。治宜清热解毒,疏肝宣郁,化痰泻火之剂。可随证选用柴胡清肝汤、黄连解毒汤、化肝清毒汤、宣郁化毒汤,或疏肝涤痰汤之类。若脓已成,则于上方之中佐以排除脓毒之品。外治可参见肠痈、肺痈条。确诊后可按病情施手术治疗。本病相当于肝脓疡,或肝包虫囊肿病,或化脓性胆囊炎、胆管炎等病之一。
清解化瘀法治愈肝痈证一例(蒋文照)
陆某,男,28岁。初诊∶1991年11月12日。主诉及病史∶右上腹疼痛伴发热 50天。五旬之前,突发寒战高热,体温 39.8℃,右上腹疼痛胀闷。9月 26 日作B超检查∶肝右叶膈顶部可见约 7.9cm...


求道
畅读VIP

624

0
薏苡附子败酱散治肝痈(肝脓疡)
赵士魁医案:揣某某,女,15岁,学生。患者于两月前因胆道蛔虫被摘除胆囊,术后一周肝区疼痛不休,引流口淌脓,屡用青链霉素、龙胆泻肝、柴胡清肝等,疗效不佳。某医院欲为其二次手术,患者惧拒。1971年10月...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614

0
赤小豆当归散治肝痈
叶熙春医案:毛某某,男,50岁,昌化人。气滞血瘀,肝络失疏,右胁下胀痛,按之更甚,难以转侧,身热口渴,不时索饮,烦躁不宁。近日来胃纳反而转佳,恐脓已成矣。脉象滑数,舌苔薄黄。拟予化瘀排脓。赤小豆30克...


白术
签约讲师

476

0
俞岳真运用虫类药的经验
俞岳真先生系浙江省名老中医,擅长运用虫类药治疗疑难杂证。笔者现将俞师运用虫类药的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天虫配地龙祛痰熄风治痫证
陈某,男,9岁,1979年8月6日初诊。患者患痫证2年,屡治无效,近...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669

0
查看更多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