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简介

王文鼎(1894-1979),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人,师从颜闻修。




长期以医为职业,从事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民国”初年就读于江津旧制中学,因组织学生会被校方开除。后开始学习中医,1926年参加革命,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发展党的抗日统一战线,准备四川的解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四川解放后,他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956年调中国中医研究院,从事中医科研和临床工作,不仅为发展中医事业提出过许多意见和建议,而且积极从事中医理论研究,同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丰富中医宝库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历任川西行署及四川省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成都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主任、四川省人民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卫生部顾问、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筹委会副主任等职。著有“对于开展中医研究工作的商讨”“对研究整理祖国医学的一点意见”等文章。


王文鼎在辨证上强调先别三因(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再分阴阳(偏盛或偏衰),后定经络脏腑,再以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归纳,因人、因地、因时立法、选方、遣药,制定出治疗计划,并在治疗中不断修改、补充。在四诊方面,他尤重脉诊,指出诊脉必须“静以观其象,动以察其体”,在明确六部脉与脏腑相应、各有所属的基础上,以医生的“动”来候病人的“静”(脉体),以医生的“静”来候病人的“动”(脉象)。选方用药层次分明,用药考究,常于平淡中而获奇效,对经方研究精深。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名老中医儿科专家王文鼎、骨伤科专家杜自明、痔瘘科专家黄济川、内科专家蒲辅周(从左到右)在清和月合影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