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简介

哈锐川,名成惠,字锐川,河北省河间县人,生于1891年,卒于1949年。




幼年家境贫寒,随父习医。16岁时,拜当时外科名医丁庆三为师,尽得其传。1917年,哈锐川悬壶应诊,疗效卓著,声望日高。1945年,目睹日寇投降,兴奋过度而患中风。他在旧社会奔波一生,仰慕新中国的诞生,心情十分激动,但因久病缠身,不能为振兴中医事业效力,深感遗憾。

哈锐川对痈疔疮疡诸证,重视正气与邪气的辨证关系。认为疮疡之疾虽发于体表,但其根本在于体内气血失调。常说:“气血偏虚一分,毒邪内侵一寸。”并提出,不能因《金鉴》所谓“痈疽原是火毒生”,动辄使用大剂苦寒,导致损伤脾胃,妨碍气血化生。在治疗时,必审邪正,常在清解方中配有健脾益气诸药,极其重视气血在病机转化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临证治疗外科疡疾,必须重视对阴证、阳证的辨识。对于阳证,治当调理气血;对于阴证,治当滋补肝肾。另外,他还根据多年来治疗疮疡皮肤疾病的临床经验,发展完善了中医外科的治疗措施。例如在手法上,广泛采用刀针烙割及结扎等多种方式;在剂型上分薄贴、掺药、丹、散、软膏、油、酒、水调剂及熏、熨、洗等剂型;在药物使用上,膏药不仅从药性上分有追风、散结、拔毒、回阳等区别,尚有大、中,小及薄、厚之异。软膏除使用凡士林为基质外,尚有古法之香油、樟丹、松香、白蜡熬炼之黑色琥珀软膏,亦有鸡油、白蜡之生发膏,其所用清热解毒之芙蓉叶软膏,流传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哈锐川的皮科经验对后世是非常宝贵的财富。他的传人,如陈彤云等均为当代知名中医皮科专家。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