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潘要治:论足踝部筋伤

四君人参

浏览:619

时间:2020-10-08

常见的足踝部伤筋主要就是踝关节扭挫伤,中医伤科称之为“筋伤”、“崴脚”。


这个踝关节扭挫伤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内翻扭伤足底蹩向内侧,外踝受损大)这种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


另一种就是外翻扭挫伤(脚底蹩向外侧,内踝受损大)


踝关节扭挫伤的原因大多数见于从高处跳下,足跟先着地震伤;或者行走及跑跳时,突然踏着高低不平的地面,或下楼梯时突然踏空,使踝关节超过了踝关节活动的范围,导致踝关节错骨缝,周围的韧带肌腱损伤。


踝关节扭伤后,踝部立即出现肿胀、疼痛,不能行走或者行走困难,伤后2~3天出现瘀斑。


一、足外踝扭挫伤


内翻扭挫伤时,外踝的前下方会肿胀,而且压痛明显,这个时候如果将足踝做内翻动作时,足外踝前下方会引起剧烈疼痛,这是踝关节扭挫伤中常见的内翻受限。(外踝扭挫伤活动受限)




那么问题来了,引起受限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时候就要知道踝关节内翻动作,是由哪些肌肉共同运作完成的才行啊!首先就是胫骨前肌,简单来说它是小腿前外侧,紧贴胫骨外侧面一块肌肉,主要作用就是完成足背伸,使足内翻、内收。还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帮助维持足的内侧纵弓(维持足弓)。


有了这个第一印象,紧邻的胫骨后肌、踇长屈肌、趾长屈肌就能有很好的带入了。


在手法治疗时,可顺着外踝,贴着胫骨外侧向上延伸循筋感受肌肉的结构,查找受限的结点,有病变的位置必然会有筋结或者压痛点存在。(按我个人的经验,一般筋结点会在腓骨头下方约三个横指处,或者阳陵泉足三里下方附近深层出现。)再者就是外踝上绝骨附近。


大家或许对每一块的西医解剖的肌肉分布不是很明确,有的同学对解剖中的肌肉、神经也没有基础概念,可能会感觉无处下手。


那么我们可以用传统经筋思路来理解,上述讲的循筋探结就是按照传统经筋的走向来寻的。


外踝扭伤多数为『足少阳、足阳明经筋、』范畴,所以在这些经筋的走向中探查病灶就容易多了,化繁为简用手法得知筋结反应,应手拨筋舒缓,症状也会有效缓解。


二、足内踝扭挫伤


再者就是内踝前下方肿胀,压痛明显,如果将足作外翻动作时,则内踝前下方会引起剧烈疼痛,这是踝关节扭挫伤中的外翻受限(内踝扭挫伤活动受限)。




那么引起外翻动作受限的肌肉又有哪些呢?


主要就是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这两块肌肉是和胫骨前肌共同形成一环形缰绳,对维持足的横弓及调节足内翻、足外翻有着密切的关系,收缩的时候能使足外翻和前足外展。


另外不可疏忽的一块肌肉就是趾长屈肌,这块肌肉很有意思,它从胫骨的后面一直向下移行,能延伸分布至内踝后面到达足底,所以足内翻和这块肌肉也有很微妙的关系。


讲到这里可能大家会感觉有些迷糊,有点听不懂了。不要紧,我们还从传统中医经筋方面看待这个问题嘛!外侧无非就是足少阳、足阳明经筋,顺着这条经筋线路向上循筋扪结,不要管什么肌肉,总之探查到压痛筋结点就是了,这样简单吧!


内侧的呢?我的常规经验一般筋结点就在阴陵泉附近,向下一线地机穴附近这一线是不是足太阴经筋的循行范围啊!所以在这一线循筋探结就对了,探到筋结反应点,用手法拨筋舒缓,同样是在治疗上述说的趾长屈肌嘛!殊途同归,只不过按照中医传统观念更能理解一些。


三、足背伸、趾屈疼痛受限


那有人的还有伴随着足背伸、趾屈曲时疼痛受限,怎么办呢?




下面一一论述,在足背伸时主要还是胫骨前肌、长伸肌的作用。所以不难看出,在整个踝关节扭挫伤中,这个胫骨前肌起的作用可比较关键,在治疗中在小腿胫骨外侧至足踝部,也就是足少阳、足阳明的经筋范围内,应该仔细探查病灶结点,做到舒筋散结。


再者趾屈动作时所带动的肌肉就比较复杂一些,主要有比目鱼肌、腓肠肌、胫骨后肌、腓骨长短肌等共同完成的。


这些肌肉多数在小腿肚,所以探查我们得能感知到小腿后方这些肌肉的结构,有病灶的地方必定有筋结和压痛点存在。


依然按照传统中医筋伤方法来探查,无非就是足太阳经筋的范围嘛,我以往的经验,一般筋结反应点,就在承山穴附近,这个位置刚好就是腓肠肌的地方,有的还会向上延伸至委中或者委阳的位置


以上论述大概就是踝关节扭挫伤后,引起几种疼痛受限的精准拨筋手法处理方法。


四、刺血排瘀


那么通常情况下,排除骨折现象,如果出现肿胀非常厉害的,我会首先采取局部刺血排瘀,因为单纯靠自行吸收会比较慢,排瘀其实也是为了释放肿胀的压力,再者为了更好的后期吸收恢复,有的排瘀完毕,当场就会感觉轻松许多。


五、手法复位


内翻、外翻的情况多数还会伴随有错骨缝现象,这个时候可以采取手法复位,也可以说是摇法,别小看这个摇法,小手法大作用,以后有机会再给大家慢慢讲。


言归正传,就是一手托住足根部,另一手握住足尖顺势左右摇足踝,在摇的过程当中,可以顺势做牵拉,在牵拉的过程当中,可以缓缓将足尖向上推,做踝关节背伸动作,再将足尖向下按做踝关节的趾屈动作动作,随后再做内翻动作(外翻受限挫伤时做内翻动作),或者外翻动作(内翻受限挫伤时做外翻动作),然后做一些理筋的手法善后!




这里要记住一点,如果是新伤的话尽量少摇几圈,陈旧伤可以多摇。后期可以用舒筋化瘀活络油揉搓局部,也可以用活血舒筋类药物熏洗,最多一个礼拜就能完全康复!


在这里值得提示一下,急性踝关节扭挫伤后切记千万别冷敷、冰敷,冰敷后其实是暂时麻痹了神经,减少了血流,疼痛部位的反馈信息被弱化了,所以通常在冰敷后会感觉比较舒服。这只是暂时的,后期的处理会比较麻烦,热胀冷缩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冷敷后其实是雪上加霜,寒则凝之,寒凉之气进去后,局部血流减慢为以后的陈旧性劳损埋下伏笔。


六、针刺


再者会针灸的,可采用繆刺法(关节交叉对应取穴针刺),对应的规律是:腕关节和对侧踝关节相互对应,肘关节和对侧膝关节相互对应,肩关节和对侧髋关节相互对应,指关节和对侧趾关节相互对应。

踝关节扭挫伤可在对侧腕关节相对应的位置查找压痛反应点针刺,进针后走路活动以达到气至病所。这些方法可参考高树中教授的一针疗法,用之每次均能有效!


七、艾灸


可能有的既不会手法拨筋又不会针灸,那么这个时候可以建议艾灸,对急性期、陈旧性都有效果,前面已经讲过不要冷敷,本就有出血渗出,再冷敷往往导致寒邪瘀滞。


艾灸尽量用粗艾灸条,在局部阿是穴或者肿胀处灸三十分以上,也可配承山穴。


灸火之力越大越好,急性期为实证,实者泻之,此时用大火力灸就变成了催泻之法,施法得当一般一次就能见效!


医案两则:


某女,诉:六月初下楼时不慎扭伤踝关节,背伸受限及穿高跟鞋走路时疼痛难忍已二十余日,踝部仍略有肿胀。嘱仰卧于床,遂顺着踝关节伤处向上摸筋,在“绝骨”上方摸到一条“硬筋”,触之疼痛难忍。在此处理筋手法后徐徐摇开踝关节。患曰:疼痛及背伸受限已基本消失。嘱隔日复诊!


胡某,男,诉:因踢足球导致踝关节扭伤,足踝疼痛肿胀已两天。来我处时跛行,踝周肿胀似面包,胀痛不敢用力接触地面。


急性踝关节扭伤是也!遂局部刺络排瘀,排出黑血两罐,当时已能下地用力,胀痛缓解,嘱回家热水泡脚。


二诊踝肿已消近半,遂又行刺络排瘀一罐后分筋、理筋手法,下地活动已无大碍,三诊只行理筋复位手法善后,症状已基本全消。


有以上案例可见,根据踝关节扭挫伤造成的筋伤情况,运用正确的思路,选用合适的方法、手法处理,是完全可以快速让患者恢复的。

关联词条:

  • # 关节疼痛
  • # 扭伤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