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娄多峰“虚邪瘀”理论与产后痹

白术

签约讲师

浏览:454

时间:2020-09-04

王淑静,娄玉钤


产后痹是指产褥期和产后百日内所患的痹病。本病在历代多称之为“产后身痛”“产后关节痛”“产后痛风”“产后中风”,是由于妇女产后机体虚弱,气血不足,感受外邪所致,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风湿病的一种特殊形式。本文旨在探讨“虚邪瘀”理论与产后痹的临床病因病机


1 娄多峰“虚邪瘀”理论的主要内涵


现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娄多峰教授一生勤于临床,尤擅长诊治风湿病,60多年来诊治风湿病患者超过20万人次。娄多峰教授在前人认识该病的基础上,通过长期临床实践与总结,将风湿病病因概括为正气亏虚、邪气侵袭、痰浊瘀血三个方面,简称为“虚邪瘀”,三者关系密切,相互影响。


1.1 “虚邪瘀”理论 虚即正气亏虚,是指人体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不足及脏腑经络组织功能失调。引起正气亏虚的主要原因有:禀赋不足、劳逸失度、病后产后、饮食失调,以及外伤。正气亏虚是发病的内因,起决定性作用。邪即外感六淫或内生之邪,侵袭人体,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正、邪是相对的,在强调正虚的同时,也不能否认在一定条件下邪气致病的重要性,有时甚至起主导作用。痰浊瘀血作为风湿病的病因主要由七情致瘀、跌仆外伤、饮食所伤等引起。痰浊瘀血停滞,引起经络气血运行不利,甚则闭塞不通,诸邪合而为痹。


1.2 虚、邪、瘀之间关系 风湿病发展变化过程中的病理关键为虚邪瘀三者相互搏结、互为因果,“不通”“不荣”并见,机制甚为复杂。主要有以下4种情况:①邪随虚转,证分寒热;②邪瘀搏击,相互为患,“不通”尤甚;③邪正交争,虚因邪生,“不通”“不荣”并见;④正虚痰瘀,相互为患,交结难解。概言之,痹必有虚、痹必有邪、痹必有瘀。正气亏虚、邪气侵袭、痰瘀气滞三者关系密切、相互影响。


2 “虚邪瘀”理论与产后痹


2.1 “虚邪瘀”理论与产后痹的病因病机


2.1.1 虚 正如《千金方》所说“妇人产讫,五脏虚羸”,妇女在妊娠期间,需大量气血孕育胎儿,而致自身气血不足;加之生产中耗气伤血,精力损耗;或产后恶露不尽,气血再伤,导致肌肤、筋脉、骨骼、关节等全身组织失于濡养温煦,气虚则卫外不固,血虚则阳无依附,从而出现气血俱虚,经脉关节失于濡养,卫阳不固。产后痹的虚主要包括气血亏虚、营卫失和、脏腑虚衰、阴阳失调等。


2.1.2 邪 外邪侵及人体亦是产后痹发生的重要外因。《女科切要》记载“夫产后气血大损,即易产力壮者,尚有感疾为终身之患。产母不可恃健,不行保重,劳碌以损其营,多食以伤其胃。外感六淫之邪,内受七情之气,为患莫测。”妇人产后气血亏虚,若调护不当,极易感邪获病;且与季节气候异常、居处环境欠佳、起居调摄不慎有关。


2.1.3 瘀 多为气血两虚导致寒凝瘀血留滞经脉。妇人产后气血俱虚,经脉关节失于濡养,卫阳不固,复因起居不慎,风寒湿邪乘虚入侵,留于经脉关节,则气血运行受阻;再加上产后身体生活变化大,易产生心理落差,致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血瘀滞,瘀阻经络,发而为痹。临床见肢体关节疼痛疼痛不移,入夜尤甚;伴小腹疼痛,恶露不净,口渴不欲饮,舌质紫暗、可见瘀点瘀斑,脉涩或沉涩。


2.2 “虚邪瘀”理论与产后痹的辨证论治 


根据“虚邪瘀”理论的发病机制,首先当明确产后痹多属于本虚标实,其次当辨内虚与病邪。产妇伴多汗乏力者,为气虚;伴面色苍白、心悸失眠头晕者,为血虚;伴形寒怕凉、腰膝酸痛、四肢欠温、喜进热食者,为阳虚;伴盗汗咽干口渴、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者,为阴虚。肢体关节、肌肉痛轻,部位游走,怕风怕凉,怕风尤甚,为风邪;肢体关节、肌肉冷痛,遇凉加重,得热减轻,欲加衣被者为寒邪;肢体关节、肌肉疼痛,沉重,酸胀,阴雨天加重,为湿邪;肢体关节肌肉热痛,遇热加重,得凉减轻为感受热邪或外邪郁而化热;全身多关节胀痛,为气滞;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为血瘀。


3 小 结

产后痹的发生多为虚实夹杂之证,属本虚标实之候,治疗以扶正为主兼祛邪为基本原则。扶正以补肾健脾,益气养血为主;祛邪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为主,兼以理气活血。选药宜平和,过寒则易血凝瘀滞,过热则易灼津动血。治疗当权衡虚实轻重,扶正不宜过于滋腻,妨碍胃;祛邪不宜过于猛烈,防伤正。


摘自:王淑静,娄玉钤.娄多峰“虚邪瘀”理论与产后痹.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5):49-51.


关联词条:

  • # 痹病
  • # 娄多峰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