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诊日记之十四:公英清胃
患者男,29岁,出租车司机。自述:胃疼史有十多年了,从高中时住宿学校,饮食不规律,后来开上出租车,胃疼的毛病越来越严重,吃了很多治胃疼的药,大多都是一过性的缓解,车里常备着的止胃疼的药有四五种。胃里经常火烧火燎的,冬天也不敢喝热水,一喝热水浑身出汗,越喝越渴还伴随着喉咙干,嘴里老是苦的,昨天吃晚饭后大概半小个时,还吐了一次。
患者舌象质红苔黄,有呕哕征。父亲开方:枳壳、白芍、石斛、麦冬、蒲公英、芦根。
我向父亲请问到:“公英苦寒,芦根甘寒,在这数九隆冬之时日,为何要用这等寒凉之药。”
父亲笑笑回答:“芦根善清胃热,止呕哕,公英虽甘苦而寒,却为此方清胃之君。公英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之功,《本草经疏》中记载:蒲公英昧甘平,其性无毒。当是入肝入胃,解热凉血之要药。希雍有曰:甘平之剂点朗肝肾。《医林纂要》中又述其能化热毒,解食毒,皆泻火安上之功,去阳阴热也。”
这时候陪同患者来的家属向父亲请问:“患者在家时脾气特别不好,家里略有不适就叨念个没完没了,严重的时候还凝眉瞪眼的发火,请您给看看他是不是有肝炎前兆,我知道一般有肝炎的人脾气特别大。”
父亲笑笑的说:“脾胃不和,肝火必燃,调顺脾胃,方能息肝。脾气大,爱发火也是脾胃不和的临床表征之一,但若不及时医治,是有可能诱发肝炎的。”
我誊好方子,递交给患者,指引他们去药房抓药。
父亲对我说:“脾气脾气,脾有逆气,滋养脾胃,调顺和一。切不可让自己的“脾气”伤了他人。”
我请问父亲:“是否我们的情绪都是和身体内脏腑的变化有直接关联呢?”
父亲笑而不语。
我心中默念,只能他日寻个机会,再向父亲请教了。
父亲说:“读古人的医术读多了,就感觉古人喜欢卖关子,本来可以讲的很明白很透彻的东西,他们往往点到即可,戛然而止,甚至故意不讲明白。我在学医的过程也发现,老师并不是把所有东西完全倾囊相授,很多东西,他只说出一半来。起初,我对此感到不解而且不满,现在才发现,这正是古人和恩师们的智慧所在。他们把我们领到门口,把剩下的留给我们自己去领悟。而只有自己悟出来的东西,才是自己的东西,终生不忘,受用无穷。”
这也许正是历代中医祖师的慈悲处。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武_丁__︴裔,来源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