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细辛不可畏,要在善用
麻黄与细辛同为辛温药,二者应用不同,前者为太阳经发汗解表药,后者则为少阴经温经散寒药,二者作用各不相同。麻黄功能是开发肺气,通利小便,最适宜于哮证(支气管哮喘)与水肿证(急性肾炎),它的作用往往超过“伤寒”感冒的作用。在哮喘发作时,他药不能控制麻黄常可取效;在水肿无尿时他药无效,麻黄能较快利尿消肿。当然,无论定喘和利尿,均应和其他药物配合在汤剂中使用,不宜单味煎服。麻黄剂量最多可用10~15克,要因人而异,年齡、体质、能应考虑周全。
细辛一药,并不限于少阴病或痰饮证二者,如久治不愈之顽固性头痛,发作时兼有全身畏寒战栗不休,不发热,脉沉细者,用本方常奏佳效。曾治一妇人头痛,屡治乏效,辨为少阴头痛,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9克,制附子10克,细辛9克,5剂而安,随访未复发。细辛使用前人有“细辛不过五”之说,指细辛使用不能超过五分(1.5克),防止辛温性烈,实际上,目前用量可达3~9克,总之要因人而异。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王业龙,来源华夏中医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共建专业中医数据库。投稿文章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投稿邮箱:414427872@qq.com,邮件标题为文章名+作者+联系方式。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