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牙痛针灸吕细穴

白术

签约讲师

浏览:1265

时间:2020-09-03

吕细穴为经外奇穴 ,位于足内踝尖正中微凹处。 操作左痛取左 ,右痛取右 ,一侧不效者可双侧取穴。用 1 3mm毫针垂直进针 ,刺至骨面后手不离针 ,不断捻转行气 ,持续 5 - 1 0 min。行针时患者可感觉足内踝部有酸胀重麻感 ,不少患者自觉有一股热感或胀感自足踝部缓慢向上


我今天用这穴位治疗了一个牙痛7-8天的女病人,50多岁,苔紫暗白腻。右边牙龈有点肿大,不怎么发红。用28号针,1.5寸针灸病人左腿穴位,当时针感就很强,行针3次。病人感觉牙痛不明显取针。留针5-6分钟左右。附上治疗图片。




网友讨论:


djsmy:针对侧偏历穴处反应点也不错的


白头翁:内髁尖穴

(Nèi huái jiān)(《备急灸法》)

〖类属〗下肢部奇穴(Ex-LE)。

〖位置〗位于足内侧面,当内踝的凸起处。

〖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皮下筋膜、小腿深筋膜和内踝内膜。分布有股神经的隐神经和胫前动脉、内踝前动脉以及胫后动脉。

〖取穴方法〗患者正坐位或侧卧位,在足内踝骨之最高点取穴。

刺灸法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艾炷炙3~7壮,或艾条炙5~15分钟。

〖作用〗舒筋活络,清热解毒。

〖主治疾病〗牙痛、扁桃体炎(乳蛾)、伤寒发热、脚气、小腿内侧肌肉群痉挛、腓肠肌痉挛、白虎历节风痛、小儿不语、霍乱转筋。

〖配伍应用〗

齿痛:配外踝尖穴(《中国针灸学》)。

扁桃体炎:配外踝尖穴(《中国针灸学》)。

伤寒发热:吕细穴、陷谷穴(《神应经》)。

白虎历节风痛:配外踝尖(《医学纲目》)。

〖附录〗别名:踝尖穴、吕细穴。

偏历偏历,经穴名。 出《灵枢·经脉》。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之络穴,别走手太阴。

[取法]: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曲池连上,腕横纹上3寸;或以两手虎口交叉,当中指尽处是穴。其桡侧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尺侧为前臂背侧皮神经和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及头静脉。 [主治]:鼻衄,耳聋,耳鸣,目赤,齿痛,咽喉肿痛,口眼歪斜,水肿,腕臂痛等。 [用法]: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实则龋,聋,泻之;虚则齿寒痹膈,补之。


QH88:非常感谢!我的牙放射性的痛得我直哭。半夜里痛醒,再上网查查有没有好办法,其它许多办法都试了,没效啊。巨细穴,这个方法没试过,针刺是不敢的,那就灸吧。没想到,还真有效,左右各灸一壮,现在不怎么痛了,非常非常感谢!


关联词条:

  • # 牙痛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温-针灸,来源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