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傍刺天柱 眩晕得安

四君人参

浏览:508

时间:2022-01-20



【穴性特点】


人体以头为天,颈项乃人体之支柱。穴在颈上,名“天柱”,意为穴处乃头部之支柱。


天柱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位于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是此穴。


天柱穴有熄风宁神、祛风散寒、舒筋通络之效。该穴是治疗头部、颈部、脊椎以及神经类疾病的重要选穴之一。《金针梅花诗钞》中有云:“天柱将颓眩晕生,头疼项强脊难伸。”《灵枢·寒热病》中记载:“暴挛痫眩,足不任身取天柱”,《针灸大成》认为其“治头风、目眩、鼻塞项强诸病”,皆因穴位之所在也。《千金方》中记载:“天柱,主不知香臭”,“治久风卒风缓急诸风”,《外台秘要》中亦有其治疗“小儿惊痫”以及耳鸣、癔病、忧郁症的记载。


天柱穴主治头、目、耳、鼻、咽等头面五官病、颈项肩背痛神志病和胃病等。近年来有关临床报道表明,天柱穴还可治疗腰扭伤、脑瘫、脱疽失语、舞蹈症等,其治疗病症相当广泛。


【操作技法】


毫针快速垂直刺入一侧天柱穴,深度0.5~1寸,行快速提插捻转手法,以患者穴位局部出现明显的酸、胀、麻等感觉为度。然后用同样的毫针天柱穴下0.5寸处,针尖向上,呈45度角斜刺,进针深度1寸,行快速捻转手法1分钟,或以患者出现酸、胀、麻、烘热感向枕部传导为度。用同样的方法再刺另一侧天柱穴。静留针30分钟。


【诊疗现场】


颈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眩晕症,颈性眩晕是指由颈部疾病引起的眩晕症候群。它并不是一个特定的疾病名称,而是指由于椎动脉颈段受某些病因影响造成血流障碍,导致头部供血不足所引起的一类中枢眩晕。随着颈椎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及患者的年轻化,其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严重不便。傍刺天柱穴能改善椎-基底动脉血供,临床运用傍刺天柱穴治疗颈性眩晕获得了肯定疗效。


如治肖某,女,48岁,诉头晕昏眩1周,颈部转动时愈甚,伴头痛、眼花。患者有颈椎病史2年余。上颈段及枕大神经处有压痛,颅脑多普勒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异常。


治疗时傍刺双侧天柱穴,得气后行针片刻,静留针30分钟。每日1次,每周持续治疗5次,休息2日。2周为1个疗程。治疗1周后症状即有缓解,2个疗程后诸症消失。

关联词条:

  • # 天柱
  • # 眩晕
  • # 颈椎病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侯中伟,摘自《中国中医药报》,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