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Yín ěr

别名

白木耳、白耳子(《贵州民间方药集》)。

释名

本草经集注》云:“东行桑根乃易得,……。桑耳,《断谷方》云,木耳,又呼为桑上寄生。此云五木耳,而不显四者是何木,按老桑树生燥耳,有黄者、赤、白者。又多雨时亦生,软湿者入采以作俎。”《本草品汇精要•卷十八•五木耳》云:五木耳有“黄、白、黑”色者。《中华本草•第一册•第三卷》云:银耳的“子实体纯白色,胶质半透明”。故名“橘”、“白耳”、“白木耳”、“白耳子”、“银耳”、“桑鹅”等。

来源及植物形态

银耳,始载于《本经》,即五木耳中的白木耳。为银耳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的子实体。主产于四川、云南、福建、湖北、安徽、浙江、广西、陕西、台湾,其中以四川通江银耳、福建漳州雪耳最著名。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

采制

4~9月间采收。以5月与8月为盛产期。采时宜在早、晚或阴雨天,用竹刀将银耳刮入竹笼中;淘净,拣去杂质,晒干或烘干。宜冷藏或贮藏于阴凉干燥处。

性味归经

性味:甘淡,平。

①《饮片新参》:"甘淡,凉。"

②《现代实用中药》:"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

滋阴,润肺,养胃,生津。治虚劳咳嗽,痰中带血,虚热口渴。


1.虚劳久咳,肺阴与肺气必伤,治当益气养阴、润肺止咳。银耳,味甘性平,质润不腻,功擅滋阴益气润肺而止咳,故以之与冰糖同用炖服,即可治虚劳久咳;若再与山药、南沙参川贝母等同用,则疗效更加。


2.燥邪伤肺损络,每致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或痰中带血。本品甘平质润,功善滋阴润肺而止咳,故治肺燥咳嗽可选。若为燥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者,可以与之川贝母麦冬百部等同用;若为燥咳痰中带血者,可与白及紫珠等同用。


3.热病伤津,或久病胃阴被伤,每致咽干口渴。本品甘平,功擅滋阴益气而生津止渴,故治可选用。若证轻而无热象者,可与冰糖炖服;不喜甜食者,可与瘦猪肉炖服。若病证较重而兼热者,可配芦根天花粉麦冬等;属气阴两虚者,可配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等。


4.病后体虚,证属气阴两虚,而见口渴咽干、气短乏力者,可单用,或配人参麦冬五味子等同用。


此外,亦可用于肠燥便秘证属气阴两虚者,单用或入复方用均可。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3 ~10g。


注意:《饮片新参》:"风寒咳嗽者忌用。"

各家论述

①《本草再新》:"润肺滋阴。"

②《本草问答》:"治口干肺痿,痰郁咳逆。"

③《饮片新参》:"清补肺阴,滋液,治劳咳。"

④《增订伪药条辨》:"治肺热肺燥,干咳痰嗽;衄血,咯血,痰中带血。"

按语备注

临床每有因食用变质银耳而致中毒的报道,轻则引发腹胀、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症状,重则导致死亡,故变质的银耳不能服食。


再,临床也有因大量食用未加细嚼或未煮熟的银耳而引发肠梗阻的报道,故食用银耳时应煮熟,并细嚼,且进食量不宜过大。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