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李亮教授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反复头晕一案(李青)

求道

浏览:559

时间:2023-02-18

患者李某,男,48岁,因反复头晕1年余,多次就诊治疗,完善DR环枢椎张口位+侧位片示:环枢椎间隙不对称。颈椎退行性变。予倍他司汀片、养血清脑颗粒、长春胺缓释胶囊等对症处理,中药汤剂予补中益气汤配伍补肝肾,养血活血之品,效果不佳。


2022年5月19日患者经介绍求诊于李亮教授,一诊症见:患者神倦,头晕,无视物旋转,颈痛不适,刺痛明显,以夜间为甚,日间有脚踩棉花感,直线行走试验及闭目难立试验阴性,耳鸣,听力稍下降,眠差,入睡难,早醒,二便调。舌淡暗苔白,脉弦。完善DR环枢椎张口位+正侧斜位片:环枢椎间隙不对称,请结合临床。颈椎退行性变。四诊合参,辨病属头晕,证属气滞血瘀,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熟地10克、川芎10克、牛膝10克、桔梗10克、柴胡10克、枳壳10克、甘草5克、天麻10克、钩藤20克(7剂),嘱温服,日1剂。遣方后,老师根据患者颈椎片,予相应手法复位。配合针刺百会四神聪风池太阳穴,予留针15分钟。


2022年5月26日二诊,患者精神愉悦,诉症状改善明显,虽仍有头晕,但较前明显减轻,颈痛几乎消失,仍有少许耳鸣,睡眠较前好转,舌淡苔白,脉弦。遂效不更方,再予原方7剂,续服。老师经对患者进行详细查体后,再予手法复位。配合针刺百会四神聪风池太阳穴,予留针15分钟。


2022年6月日2三诊,患者诉诸症改善,头晕症状已消失,无脚踩棉花感,纳眠可,二便调。患者询问是否需要再次配合理疗,老师经查体后对患者说无需再进行过度理疗,颈部脱位情况目前已复,但可能会有反复。遂守方予14剂,不适随诊。


按语:


患者为中年男性,反复头晕,针对此症状在相关科室多次就诊,疗效不甚理想,初诊老师嘱患者复查颈部X线片,阅片后考虑患者头晕与颈椎关节脱位相关,四诊合参,辨病属头晕,证属气滞血瘀型。患者颈痛表现为刺痛,夜间明显,舌淡暗苔白,脉弦,皆为血瘀之症,血瘀则脉道不通,血能载气,血瘀则气滞,气滞则血停,血不能上荣头目,髓海失养,故见头晕。不通则痛,故见颈痛不适,患者兼有耳鸣、失眠,考虑肝经失于阴血滋养而出现偏亢之症,基于对患者病因病机分析,老师遣方血府逐瘀汤加减,方中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川芎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牛膝入血分,性善下行,能祛瘀血,通血脉,并引瘀血下行,使血不郁滞。熟地当归养血,使祛瘀不伤正,三者养血益阴,清热活血。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宽胸行气,桔梗并能载药上行,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与桔梗枳壳同用,尤善理气行滞,使气行则血行。天麻钩藤皆入肝经,善于平肝息风而止眩晕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合而用之,使血活瘀化气行,则诸证可愈。对于此类患者,老师擅于针药并施以获更好疗效,如此病辨证后针刺开窍安神之百会四神聪等穴,目前临床若不是针灸科医生能针药并施的医者不多,老师能做到如此细心细致,实属不易,值得我们学生学习。

关联词条:

  • # 血府逐瘀汤
  • # 眩晕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赖海标经方医学工作室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