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 何书田医案赏析: 治妊妇时疫,有故无陨,亦无陨矣(李顺达,何新慧)
    嘉善西塘镇倪某妇,怀妊八月,忽患时疫,但热不寒,烦躁殊甚。家弟小山适在彼,以鲜地黄、黄芩、知母、丹皮等味治之。热少减而烦渴如旧,胎动不安。妇家顾姓邀山人往诊,脉洪大滑数,病状似与前方颇合,及开窗细视,...

    求道

    349

    0

  • 何书田医案赏析: 平久嗽下利,功在立法败毒驱风(李顺达,何新慧)
    丁丑春二月初,抵枫寓,贾玉之妇患白痢如涕,昼夜无度,胸脘胀满,不思纳谷,便粪则腹痛,兼之身热汗少,痰多喘嗽。曾发疹瘰,四肢下身不到。询其初起,腹痛数日,服燥湿导滞而复转利,又复经旬矣。审其脉,两手俱见...

    求道

    410

    0

  • 感冒发热
    谢某,男,学生。下利已数日,现恶寒无汗,发热近39℃,眩晕欲呕,眼皮酸胀,舌胖大有薄白苔,方用葛根汤原方:葛根30克,麻黄8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姜夏15克,茯苓30克,红枣4枚,生姜3片,甘草...

    林盛进

    认证讲师

    原创投稿

    480

    0

  • 落枕
    林某,女,84岁,同学之母。晨起之后,即觉项部强痛,自觉额头及左手极热,右手不热,无汗,恶寒,人极疲乏,察其舌淡有薄白苔,此为落枕,因高年体弱,夜间入睡后受风寒侵袭所致。方用葛根汤原方加北芪:北芪30...

    林盛进

    认证讲师

    原创投稿

    405

    0

  • 何书田医案赏析:诊朝寒暮热,不忘审其生活起居(李顺达,何新慧)
    同里周道士,年五十余,日为人诵经禳灾,出必五更,返必子夜。深秋患寒热,浃旬不已。有投小柴胡汤、平胃散等方者,病稍间,而朝寒暮热如故。其子哀恳山人,遂步往。见其神色困惫,六脉细濡无力,舌净微绛。谓病者曰...

    求道

    389

    0

  • 恼怒眉发脱落案(薛己)
    一儒者,因饮食劳役,乃恼怒,眉发脱落。薛己以为劳伤精血,阴火上炎所致,用补中益气加麦冬、五味,及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须发顿生如故。(《奇症汇》第27页,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12月) ...

    求道

    525

    0

  • 毛茎结节病案(张一军)
    阎XX,女,学生,1974年7月16日初诊。一年前无何原因,在一次洗头中偶然发现在发子上有如虱卵物,平时无何感觉,除因搔抓头皮有少量脱发外,未发现有折断等其他毛发病变,头发干后,虱卵物不见。曾去几处就...

    求道

    394

    0

  • 下颌颤动案(张颂山)
    胡XX,女,66岁,1981年7月7日初诊。患者素体瘦弱,胃痛时发,近一周来因下颌颤动而往X县医院五官科检查治疗,病情未见改善。证见下颌颤摇不定,舌亦有颤动,语言蹇涩,吞咽欠利,心悸荡漾,无寒热。苔薄...

    求道

    425

    0

  • 牙龈痈(张赞臣)
    潘某,男性,43岁。初诊(11月27日):急性牙根周围红肿,龈肉疼痛,脉弦滑,苔淡薄。拟诊为:急性牙龈脓肿。证由热蕴阳明之经,上逆牙龈而成。治以苦降泄热,消肿。胡黄连2.5克 肥知母9克 焦山栀9克 ...

    求道

    483

    0

  • 张赞臣:诊治慢性病症的体会
    慢性疾病患者,由于长期为病痛所困,更由于求愈心切,而治疗又一时不易见效果,故对情绪多有影响,且可因此而产生其它病症,故而对身体恢复健康殊多不利。我在诊治慢性病症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必先详细了...

    求道

    392

    0

  • 张赞臣教授舌下经脉诊察法
    望、闻、问、切四诊,医生皆知之,而运用之工巧,则全在于实践。以望诊而言,除一般望神、望色、望形、验齿、察舌之外,对观察舌下经脉之色泽与形态有否变化,则往往为医者所忽略;其实此法,对于临床诊断亦具有重要...

    求道

    369

    0

  • 张赞臣的鼻窦炎神方(陈腾飞)
    一我为鼻病所苦已经十余年了。初得病时年龄尚小,对于久久不止的鼻涕,以为是次时间很长的“感冒”,但是鼻涕一流就是两年,这才听说有一种病叫“鼻窦炎”,慢慢地还出现头痛,低头时自觉沉重如石。某天如厕,突然发...

    求道

    472

    0

  • 张赞臣学验精粹探析
    张继勋 (1904—1993),字赞臣,晚号壶叟,江苏武进人,出身于中医世家,其祖有铭,父伯熙均为当地名医。张氏幼承家学,后随父至沪上,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及上海中医大学。师从名医丁甘仁、谢利恒、曹...

    求道

    432

    0

  • 张赞臣:耳鼻喉疮疡内治六法
    张赞臣积数十年临床经验,深感喉科“病之所入,皆由咽喉,咽喉虽小如弹丸,却系食、气之要冲,攸关整体和性命,内脏失调可由咽喉病引发,也可引发咽喉病”。他治耳鼻咽喉部疾患经验独到,治疗耳鼻咽喉部疮疡之内治六...

    求道

    423

    0

  • 张赞臣:阴虚喉痹证治
    喉痹在《内经》中早已有所记载:“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临床症状主要为咽喉色红作痛,痹塞吞咽不利等,一般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者多为风热喉痹、痰火喉痹等;慢性者多为阴虚火旺引起的“阴虚喉痹”。在治疗上,...

    求道

    499

    0

  •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