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简介

黄宫绣(1720-1817),清代医家。字锦芳。宜黄(属江西)人。



黄宫绣出身儒医世家,天资聪敏,自幼对医药之学情有独钟。他搜罗医书,潜心钻研,凡有"一义未明确,一意未达,无不搜剔靡尽,牵引混杂,概为删除……,断不随声附和,主张该病必先明脉理,治病必先识药性,尤应注重实践,探求真理"。他治学严谨,务求实际,平生为众多病人治疗疑难病症,均卓有成效。他是乾隆年间的御医,对宫廷珍藏的各种医学专著以及秘方、验方,无不悉心研究。既不泥古薄今,也不厚今废古,惟求理与病符,药与病对。虽精研脉学,仍主张四诊合参,反对单凭脉断病。临症之余,根据古典医籍,参与历代名医学说,结合自己临床经验,写成《脉理求真》3卷,《本草求真》10卷,《本草求真主治》(又名《锦芳医案》2卷),《医案求真初编》(又名《医学求真总录》)5卷刊行于世。


脉理求真》较详细地介绍了脉诊部位和各种脉象的主病,并论证了各家的论说。他结合自己的经验,注释了《新增四言脉要》、《十二经脉歌》和《奇经八脉歌》,并附有《脉要简便须知》,对脉法中的某些比较重要的问题作了扼要论述,是学习和研究中医脉法的参考资料。此书和他的《新增脉要简易便知》解放后多次再版。




黄宫绣有感于当时本草书多"理道不明,意义不疏",况有"补不实指,泻不直论,或以隔一隔二以为附合,反借巧说以为虚喝"的现状,乃力纠时弊,集平素之治验,采百家之精粹,著成《本草求真》10卷,付梓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本草求真》是一部研究药物学的专著,该书于药物意义"无不搜剔靡尽,牵引混说,概为删除,俾令真处悉见",故冠以"求真"之名。系对《本草纲目》删繁撮要而成,影响较为广泛,简明扼要,切合临床实用。全书共10卷,书中选载常用药物520种,按药物品性分成若干类,详述其形态、性味、功效、配伍、制法及与各种疾病的关系,便于读者对药物性能进行分析比较,是研究中药的重要参考资料。新中国建立后多次再版发行。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