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片形态
拼音
Hú Suī
别名
香菜(《韵略》),香荽(《本草拾遗》),胡菜(《外台》),蒝荽(《唐小说》),园荽(《东轩笔录》),芫荽(《日用本草》),莞荽(《普济方》),莛荽菜、莛葛草、满天星(《湖南药物志》)。
采制
全草春夏可采,切段晒干。夏季采果实,去杂质,晒干。
性味归经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各家论述
1.崔禹锡《食经》:"调食下气。"
2.《食疗本草》:"利五脏,补筋脉,主消谷能食,治肠风,热饼裹食。"
3.《嘉佑本草》:"消谷,治五脏,补不足,利大小肠,通小腹气,拔四肢热,止头痛,疗痧疹、豌豆疮不出,作酒喷之立出,通心窍。"
4.《日用本草》:"消谷化气,通大小肠结气。治头疼齿病,解鱼肉毒。"
5.《医林纂要》:"升散阴气,辟邪气,发汗,托疹。"
6.陈念祖:"化痰。"
7.《纲目》:"胡荽,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能辟一切不正之气,故痘疮出不爽快者,能发之。诸疮皆属心火,营血内摄于脾,心脾之气得芳香则运行,得臭恶则壅滞故尔。按杨士瀛《直指方》云,痘疹不快,宜用胡荽酒喷之,以辟恶气。若儿虚弱及天气阴寒,用此固妙,如儿壮实及春夏晴暖阳气发越之时,加以酒曲助虐,以火益火,胃中热炽,毒血聚蓄,则变成黑陷矣,不可不慎。"
8.《医林纂要》:"莞荽,补肝,泻肺,升散,无所不达,发表如葱,但专行气分。"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