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简介
年历
曹仁伯(十八至十九世纪中叶),清代医家。名存心,号乐山。江苏常熟人。父亲行医,家境清贫。受业于吴门(苏州)薛性天先生,刻苦钻研医术,主张学医要虚心,并相信人力可以攻克疑难重症。在处方用药方面比较严谨,门生很多。
钻研《内经》、《伤寒论》等古典医著,对金、元、明、清医家注述,亦有心得,行医于常熟、苏州一带,有弟子数十人。
撰有《琉球百问》(1824年),为回答其琉球弟子占风仪所提问题的记录,整理而成,论述临床立法处方,旁及针灸、本草等,对拟方用药,医理阐述,均有发挥。《继志堂医案》(约撰于十九世纪中叶),为其临证心得和经验的记录,其治内科杂症,善于剖析病情,推论病源,对湿热夹阴虚等复杂病症尤有经验,每能据病程之火暂,辨邪正盛衰,随机立法,对脾胃说,颇有体会,并善于化裁古方。清代柳宝诒评论曹氏医案,称其“审证的确,用药精当,有以匙勘钥之妙”。
曹仁伯
曹仁伯先生,名存心,号乐山。江苏、常熟、福山镇人。生于清乾隆三十二年,殁于清道光一十三年(公元1767-1834),享年六十六岁。先世本姓高,以祖父过继子母舅曹氏,后遂袭母舅之姓为姓,父名振业,为诸生...


求道

492

0
曹仁伯医案论(清·曹存心 )
藩署萧四爷治验丸方人年四十阴气自平,从古至今,未尝不若是也。惟尊躯独异者,正气不足,湿痰素多,阳事早痿耳。予偶阅医书,夜卧臂在被外者,每易招寒而痛。妇人露臂枕儿者,亦易受凉而痛。此尊躯之病,虽非得于被...


求道

395

0
曹仁伯与《琉球百问》
曹存心(1768-1833),字仁伯,号乐山,清代常熟福山人。父亲行医时,曹仁伯耳濡目染,启蒙医学,后师从同里许廷诰之父(姓名尚未检索到),矢志攻读,又拜师吴门薛性天。出师后为人治病处方,一丝不苟,屡...


求道

513

0
曹存心:行医教言录
余治病三十年来,自著二方。一名瘀热汤,用三味旋覆花汤,加芦根、枇杷叶。治瘀积胸痛最妙。一方未定名目,治痧后邪恋正虚,将成痨者。倘神识脉情已脱者,无益也。用四物汤,加杏仁、苏叶、桔梗。诒按:三味旋覆花汤...


求道

870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