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中医扶阳学派是由“火神派”发展而来。扶阳医学在吸收了“火神派”善用附子,单刀直入的诸多特点之外,经过近200年沉潜历练的传承,逐步形成了一套经得起反复实践,反复验证,其疗效能够经久不衰的临床理论和方法。扶阳医学理论发自于内、难、易、伤寒等医学思想,学术根基来源于《伤寒杂病论》的辨证思维。


扶阳医学历经近200年的传承,探索,总结,衍变,升华,至今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成熟的,且用之于临床实践而皆效的理法方药。扶阳医学的学术思想可谓博大精深,其理法方药始终体现了《黄帝内经》“谨守病机”的思想,理论根基和辨治原则是与河图、易经、内经、难经以及伤寒论一脉相承的。


扶阳医学重视阳气,强调扶阳。扶正护阳是扶阳学派的理论核心;临床擅用姜、桂、附,是扶阳学派的显著特点,坎离既济;延年益寿是扶阳学派的治疗标准。


扶阳医学是目前受到众多人关注与学习的一个学术流派,特别是近十年来学习扶阳医学形成了一股潮流。扶阳医学能够帮助人们走出辨证论治的困境,提高临床效果,这是目前众多仁人志士追随扶阳、学习扶阳医学的真正动力和原因。

  • 正本清源之郑卢医学
    作者:木木家阿苏刘老师于“郑卢医学学习心得分享群”讲课内容文字整理版。一、目前中医的现状中医这一行的特殊性,一在于疗效,二在于病人。中医,尤其是民间中医的病人来源,绝大部分要么是熟人介绍来的,要么是慕...

    四君人参

    畅读VIP

    1883

    0

  • 扶阳法的三焦观
    经方扶阳法对于三焦的理解与认识基于解剖学。在介绍六经的结构观时,我们讲到宏观上的半表半里包括筋膜系统和淋巴系统。筋膜系统连接着包括全身的浅筋膜、深筋膜、胸膜、腹膜以及肌腱等,将人体全身的肌肉、骨骼和脏...

    求道

    畅读VIP

    646

    0

  • 扶阳法以六经辨证立论
    从汉代到“五四”之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阴阳五行为框架的。在政治、农学、兵家、中医、自然科学、音乐、建筑等领域中,皆将阴阳五行进行发挥和演绎,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阴阳五行观,又各以其创新发明“反哺”这一...

    求道

    畅读VIP

    463

    0

  • 扶阳理法之要
    •郑钦安提出上下不交是阳虚病变的基本病机。他认为水火不济、升降失调、虚中有实、实中夹虚多始于中阳运转不利。  •与现代中医八纲辨证中的阴阳辨证不同,郑氏阴阳辨证强调人体阳气根源于坎肾,以坎离水火交济为...

    求道

    畅读VIP

    717

    0

  • 扶阳医学的非附桂法
    一、非附桂法系列基本法:术、甘草(炙甘草,粉甘草)、楂肉(或小茴香)、淫羊藿(酌情用)、姜(生姜,姜汁,仔姜)君术草楂(茴)羊藿姜君药:朱茯神、南藿香、淫羊藿、香白芷、制升麻、广紫菀、西砂壳、秦归、参...

    白术

    签约讲师

    1595

    0

  • 扶阳医学的诊断辨证立法遣药出方
    扶阳医学的立法遣药出方是在正确的诊断辨证一前提下进行的,但首先必须明理得法,正确切脉,据脉立法,立法后遣药出方,这是一个系统的、连贯的、科学严谨的理论实践过程,一张清秀精妙效佳的处方,是高尚医德医道医...

    白术

    签约讲师

    499

    0

  • 霍香法案例(李盼广)
    个霍香法案某女,42 感冒,发热38.9℃咽干咽疼严重,浑身肌肉关节疼痛难忍,舌上薄白腻苔。脉浮紧濡弦。霍香15  苍术10白芷10  陈皮10炙草3  &nb...

    白术

    签约讲师

    作者授权

    471

    0

  • 建中理中法加减可治百病(魏贤斌)
    金代名医李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人出生后,一切营养补给和能量均来源于脾胃,脾胃吸收运化的水谷精微又化生了人的气血精津。 现代社会,与几十年前的饮食结构区别很大,各种美食饮品层出不穷...

    白术

    签约讲师

    903

    0

  • 扶阳脉法总诀
    歌诀一:部位手法要勤练,脉象标准缓力神。摸脉要用指腹摸,勤练指腹敏感度。三根指距要均匀,寸口定位排下去。寸关尺要一条线,位置角度定准确。心脉膀胱与肝脉,沉取部位同一线。独有肾脉要重取,至骨寻根最关键。...

    白术

    签约讲师

    1103

    0

  • 扶阳心法:桂枝法系列③
    转自 医品阁  公众号去瘀行血之法【組成】:桂枝、貢術、小茴香、炙甘草、生姜、淫羊藿。刺五加皮、川芎、茯神、西砂仁。【方解】:本法在桂枝基本法二(即疏肝醒脾法)基礎上,加刺五加皮、川芎、茯神、西砂仁。...

    白术

    签约讲师

    638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