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简介


吕景山,男,汉族,河南省洛阳偃师县人,1934年生,18岁考入山西省太原卫生学校医士班,21岁就读于北京中医学院,授业6载,从师于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以及著名中医祝谌予教授。1986年调入山西中医学院执教,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他从医60年,以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救治了近百万患者;他在其师施今墨对药理论的启发下,提出对穴理论,为针灸学及针灸处方学的研究和发展创新了思路;他采用“无痛进针,同步行针”手法,获得了独特的临床疗效。


1962年7月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专业,山西省政协七届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分会副理事长,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3年荣获山西省卫生厅颁发的先进工作者称号;2007年荣获太原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名老中医专家》证书;2010年被山西省卫生厅评为首届“山西名医”。


一、悬壶三晋六十载,济世活人一甲子


他师从“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先生、“北京十大名医”祝谌予教授,始终秉承师训,精勤不倦;从医60年以来,他以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救治了近百万患者,获得广泛赞誉;1975年作为我国首批赴喀麦隆共和国工作组成员,他的医术在当地引起巨大反响,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虽已年届耄耋,仍然勤耕不辍,服务于临床。


二、昌明“对药”辟蹊径,首创“对穴”树新帜


他在学术上师古不泥,独辟蹊径,见解独到。对药理论是他系统总结施今墨先生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所得,是施今墨先生学术思想的精华。对药理论的总结和发扬,填补了自南北朝迄今一千四百多年以来药对配伍专辑的空白,成为中医方剂学研究的典范,为中医方剂学的深入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同时,他在对药理论的启发下,将其运用于针灸腧穴,首次提出了对穴理论,为针灸学及针灸处方学的研究和发展创新了思路,树立了标杆。他总结出版的《施今墨对药》和《吕景山对穴临床经验集》,先后被评为1982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山西省1983年科技成果二等奖,受到国医大师程莘农朱良春和业内老前辈叶橘泉任应秋周凤梧、陈汉平等的高度评价,并被翻译为日文、韩文等多个版本。


三、紧扣优势谋跨越,锁定核心再创新


针刺手法是针灸学的核心技术,是临床疗效的保证。他通过不断总结前人经验,结合自身临床体会,采用“无痛进针,同步行针”手法,获得了独特的临床疗效。其中,无痛进针法是将押手与刺手归于一手的进针方法,具有速度快、痛苦少、得气快、针感强、后劲大、疗效佳的优势;同步行针法是他独特的行针手法,应补则补,当泻则泻,使患者在针灸时更快地得气,更好地守气,使气至病所,病痛迅速缓解。


四、求慎敬命德为上,桃李天下誉海内


他行医坚持敬畏生命、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厚予慎取、诚实守信的道德操守,多年来得到了广大患者和同行的一致认可和广泛赞誉。前来找他就诊的国内外患者摩肩接踵,还有许多患者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向他求助,他均不辞辛劳一一回复作答。他毫无保留、倾其所有、甘为人梯、无私传授的风范使后辈受益终生。作为全国第三、第四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他培养了学术经验继承人5名,并通过“全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收徒5名,2011年和2013年分别在香港和加拿大收徒25人。随着“吕景山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的成立,他的学术思想将进一步得到总结、继承和提升。


五、社会活动展风范,献计献策谋发展


他为了中医的发展殚精竭虑,历任中国针灸学会等社会团体多项职务。在山西省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上,他提出“中医院校主要领导人应用本专业人选担任”的提案,受到山西省政府高度重视,极大地促进了山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培养铁杆中医,他向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提议开办“全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该项目现已举办两届,共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67名。


从医六十年来,他精勤不倦、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独到的见解、创新的思维,为中医针灸的发展树立了新的丰碑。

  • 吕景山:治过敏性疾病经验
    吕景山,第二届国医大师,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已达半个世纪,精研“对药”,创用“对穴”和“同步行针法”。临证倡导辨证论治,针药并举。吕景山临证时辨病辨证施治,常常以过...

    求道

    畅读VIP

    198

    0

  • 吕景山:治疗脾胃病用药经验举要
    胃肠病具有发病易、收效速、根除难的特点。脾胃相为表里,胃受谷而脾磨之,二气平调,则谷化而能食,若虚若实,水谷不消,故令腹内虚胀或泄,不能饮食。饮食不节与不洁则胃病,胃病则精神少而生大热,元气虚而阴火乘...

    求道

    畅读VIP

    272

    0

  • 吕景山:治疗糖尿病经验方
    基础方组方  生黄芪30~50g,怀山药15g,炒苍术15g,润玄参30g,紫丹参30g,粉葛根15g,大熟地10g,山茱萸10g,肉桂1~3g。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症:各种类型的糖尿病均可选用...

    求道

    畅读VIP

    382

    0

  • 吕景山治疗糖尿病的基础方
    1、基础方组方:生黄芪30~50g、怀山药15g,炒苍术15g,润玄参30g,紫丹参30g,粉葛根15g,大熟地10g,山茱萸10g,肉桂1~3g。水煎服,每日1剂。适应征:各种类型的糖尿病均可选用。...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362

    0

  • 吕景山教授与《施今墨对药》
    王世民吕景山教授是我在北京中医学院(今北京中医药大学)读书时的同学。1956年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所中医学院成立,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由国家投资创办的中医高等学府,当时北京中医学院借住在北京市...

    求道

    畅读VIP

    519

    0

  • 吕景山治疗经期偏头痛经验
    第二届国医大师吕景山善于治疗疑难杂症,探索出对顽固性经期偏头痛,主要综合运用补益肝肾、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治疗原则,在临证中加减变化,结合对药应用,临床疗效显著。用药经验擅用虫类药和引经药吕景山常运用...

    茯苓

    畅读VIP

    440

    0

  • 吕景山治过敏性疾病验案赏析
    国医大师吕景山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已达半个世纪,精研“对药”,创用“对穴”和“同步行针法”。临证倡导辨证论治,针药并举。笔者有幸忝列吕景山门墙,受益匪浅。过敏性疾病,病因繁多且错综复杂,主要与患者...

    茯苓

    402

    0

  • 针灸治疗感冒案(吕景山)
    张某,女,27岁,农民。1959年6月3日初诊。主诉:恶寒发热头痛1天。病史:患者1日前,夜卧不慎,感受风寒,遂有恶寒发热,头痛欲裂,身痛无汗,烦躁不安,啼哭不已。检查:痛苦面容,神倦,体温38.9℃...

    白术

    签约讲师

    769

    0

  • 吕景山:从增辑对药到发明对穴
    他用20年的时间,边临证边应用边积累边修改,将药对增至270多对,出版了《施今墨对药》一书,风行于世。他首创对穴,言人所未言,填补了腧穴配伍文献的一个空白,在针刺手法上提出了“无痛进针,同步行针”,得...

    白术

    签约讲师

    490

    0

  • 失语案(吕景山)
    XXX,男,30岁,喀麦隆杜阿拉市某厂工人,1976年6月3日初诊。失语17天。患者素日闷闷不乐,于工作之际突然啼哭不已,继则心中明了,不能言语,伴有心胸胀闷,夜寐不安,乱梦纷纭,纳谷不香,二便自调,...

    白术

    签约讲师

    633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