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大医马氏小儿脉珍科》为清末医家马氏所撰,作者名字、生平不详。全书概述小儿生理、病理的特点,阐明小儿诊病的要领,详论小儿常见病证辨证用药的常法,由此可见小儿珍科脉症的全貌。

该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内容较详,阐述小儿初生寿夭、初生调摄、惊风痰食、五脏主病之总论,以概述小儿生理、病

理的特点;绘编小儿望色、察脉、观指纹之图、歌,以提示小儿诊法的要领;略述小儿初生调理、回气、刺泡、通便诸治法,以显示小儿熏洗涂抹外治诸法的特效;分述小儿胎寒胎热、脐风撮口等 60症之论治,以阐明小儿辨证择药的法则。下卷续述小儿诸热、诸汗、伤寒疟疾等27症之论治。

综观马氏诊治小儿疾病的经验,突出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辨病注重望诊。如望初生小儿形体神色以预知寿夭,望面部形色以辨惊风痰食与五脏病变,望囟门肿起、凹陷等外症以决生死,望指纹、虎口以辨病之深浅与邪气脏腑等。二是强调小儿初生调摄之要。认为“小儿初生,血气未充,形体怯弱,肠胃脆窄,全赖父母调摄,寒暑乳哺不失其宜,则百病不生而常安矣”。三是以寒热虚实为纲。马氏认为小儿之病因多寒多热、多虚多实,故辨证以寒热虚实为纲。如咳嗽有冷热虚实之辨,呕吐有冷热痰积之异,泄泻有冷热惊积疳泻之别,痢疾有冷、热、冷热不调、休息、酿、疳、惊、蛊毒之八痢的不同,故治疗多以温清补泻为大法,分而治之。四是注重鉴别诊断。如胎寒与胎热、惊与痫、吐泻与干霍乱、慢惊与慢脾风等。有论虽分门而方治通用者,也有方治皆异者。全书文字简练,通俗易记,便于医家临证应用参考。

该书系他人手抄之作,不免有遗漏笔误之处,如目录与正文标题有多处不相对应。为此,笔者根据医理文意,前后参照,按“论”、“法”、“症”、“诸症论治”分门别类,对目录标题加以修改,以使前后表述一致,便于后人阅读。

本抄本据上海中医药大学所藏清代光绪十一年(1886年)丁芝亭抄本整理。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