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Xī Hónɡ Huā

别名

撒法即(《医林集要》)

来源及植物形态

西红花,又名藏红花,始载于《纲目拾遗》,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干燥柱头。主产于南欧各国及伊朗等地。我国有少量栽培。


红花Crocus sativus L.

采制

9~10月选晴天早晨采收花朵,摘下柱头,烘干,即为干红花。若再加工,使油润光亮,则为湿红花。以干红花品质较佳。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


炮制:拣去杂质,并除去黄色毛须。

性味归经

性味:甘,平。

《饮膳正要》:"味甘,平,无毒。"

②《品汇精要》:"味甘微酸,性平温,无毒。"


归经:入心、肝经。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散郁开结。治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怖恍惚,妇女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扑肿痛。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煎汤,1.5~3g;或浸酒。


注意:孕妇忌服。

各家论述

1.《饮膳正要》:"主心忧郁积,气闷不散,久食令人心喜。"


2.《品汇精要》:"主散郁调血,宽胸膈,开胃进饮食,久服滋下元,悦颜色,及治伤寒发狂。"


3.《纲目》:"活血,又治惊悸。"


4.《本草正义》:"西藏红花,降逆顺气,开结消瘀,仍与川红花相近,而力量雄峻过之。今人仅以为活血行滞之用,殊未足尽其功用。按濒湖《纲目》,已有番红花,称其主心气忧郁,结闷不散,能活血治惊悸,则散结行血,功力亦同。又引《医林集要》治伤寒发狂,惊悸恍惚,亦仍是消痰泄滞之意。但加以清热通导一层,功力亦尚相近,惟称其气味甘平,则与藏红花之腻涩浓厚者不类。"

按语备注

有与红花相似的活血祛瘀、通经作用,而力量较强,又兼有凉血解毒之功,尤宜于斑疹大热、疹色不红活及温病热入血分之证。因本品货少价贵,故临床上应用不多。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