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论说刘河间对“伤寒”认识上的错误

白术

签约讲师

浏览:367

时间:2020-09-16

寒与热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气,寒邪致病,会因体质的强弱而表现不同。体质强的人,寒邪不能直接深入,只是停留在皮肤层面,阻闭腠理,正气抗争就会发热;体质弱的人,寒邪不会受到阻碍,透过肌表直达脏腑,正气不足必然表现为寒。如果用《素问》风论篇的理论来理解,就能知道仲景书中寒热症候的机理了。至于《素问》热论篇中‘人伤于寒,则为病热’这种说法,是专门论述寒邪在经的常规,用来回答文章开始关于“...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这些问题的,并没有兼顾讨论邪气直中情况,与仲景把寒邪致病的各种情况都论述到是有区别的。河间拘泥于热论篇的理论,就认为伤寒有热无寒,泛泛认为通脉四逆汤证、理中汤证,也是误用寒药泻下导致。这种见解不但严重的污蔑了仲景,也误会了《内经》。寒邪袭入,比其他邪气更猛烈,所以《伤寒例》说∶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河间却认为温热凉寒各种邪气都隶属在“伤寒”之下,把“伤寒”做为四时邪气致病的统称,真的是这样吗?寒邪藏匿在人体,到春夏季节,阳气开泄,寒邪不能再潜伏不发,所以《伤寒例》只是说:寒毒藏于肌骨,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河间却继续发挥说∶秋变为湿病,冬变为正伤寒。如此任意增改,真是不能与他探讨“伤寒”的问题了。


论河间说伤寒之误


寒之为气,虽截然与热对峙,而其伤人也,则随人虚实而为病。其人实,则寒不能深入,但着于皮肤,而闭其腠理,即不得不热;其人虚,则寒无所隔碍,遂过乎肌表而达于脏腑,即不得不寒。苟取《素》风论之旨绎之,即知仲景方论寒热杂见之故矣。若《素》热论人伤于寒,则为病热云云,乃专主寒邪在经之常法,以答篇首六七日之问,不兼直中言,与仲景为寒字尽致者义别。河间泥此,遂谓伤寒有热无寒,概指通脉、理中等症,为得之寒药误下,非惟浓诬仲景,并误会《内经》也。寒之乘也,猛于他气,故例曰∶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河间乃谓温热凉寒,皆取伤寒而分其微甚,是以伤寒四气病统称,岂其然乎?寒之藏也,历春至夏,则阳气大泄,而不能复留,故例止云寒毒藏于肌骨,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河间乃续之曰∶秋变为湿病,冬变为正伤寒。如此任意增改,其不足与语伤寒也明矣。


注:刘河间对火热病机的阐述贡献巨大,对后世影响也非常深远。后人总结他的学术特点,归纳为“六气皆从火化”,被称为“寒凉派”。这种总结突出了他的学术特点,但同时也有以偏概全的弊端,让人误以为其人唯‘火’是论,只用‘寒凉’。中医史中以偏纠偏的现象很多,为突出某一观点,未尝不可,如果过于偏激,就会误导后学。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引起注意。


关于“伤寒”定义,现在明确的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是指一切外感病的总称,狭义是指伤于寒邪的外感病。如《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关联词条:

  • # 刘完素
  • # 伤寒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