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推拿治肩周炎体会
肩关节周围炎为简称肩周炎,又名“五十肩”、“肩凝症”,是以肩关节部疼痛和功能受限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病症。发病年龄以50岁左右多见。
本病具有自愈倾向,但病程长,痛苦大,经治疗可以减轻疼痛,加速肩关节活动恢复。一些患者由于延误治疗或者治疗不当,导致病情复杂,迁延难愈。笔者根据“用药如用兵”的古训,在运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尤其是在治疗一些疼痛剧烈、拒绝局部触摸的患者时,立足于传统医学理论,模仿一些浅显的军事理论,疗效较为迅捷,病人痛苦小,乐于接受。现举例如下:
1.扫清外围。然后攻坚
张某某,女,54岁。2000年11月12日初诊。
主诉:肩关节疼痛1月,加重1周。查体发现肩关节周围弥漫性疼痛,活动范围降低,局部拒按,皮肤发凉,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脉证合参,病人当为寒凝经脉、气血不通的“寒痹”证。根据“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理论,首先选穴三问、中渚、后溪,针刺用捻转泻法,持续行针,每穴1分钟。行针的同时嘱患者尽力活动肩关节。5分钟后患者告知“症状已经大为减轻”。然后用轻柔的弹拨施术于肩胛提肌、斜方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及前臂部。前后共7次。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恢复正常。
按语:治疗本例患者时,由于患者疼痛拒按.局部治疗只能徒增患者的痛苦,显然已经行不通。
笔者于是紧抓病机,在深入了解本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的基础上,以解放战争中我军的常用的战术“扫清外围,然后攻坚”为治法,首先取手三阳经的输穴泻之,由远到近的疏通局部气机,因为在五输穴中“输主体重节痛”,擅于治疗肢体各种疼痛;此外,选用阳经的输穴具有宣通阳气,散寒止痛的功效,然后再配合局部的推拿和患者的主动运动,以加强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功效,故而取效甚捷。
2.擒贼先擒王
曹某某,女,46岁,1999年9月12日初诊。2周前因睡觉受凉出现肩关节后部疼痛,未治疗,今疼痛加剧,遂前来诊治。查体:肩关节后部疼痛拒按,活动受限,其余(一),舌质淡、苔白滑,脉紧。脉证合参,患者当为睡觉贪凉,寒邪入侵,太阳经脉不利。遂取后溪穴针刺0.8寸,泻法2分钟。患者当即感到局部疼痛减轻,然后让患者活动肢体以配合,5分钟后各种症状消除。嘱患者回家后局部热敷以巩固疗效,并注意防寒保暖。
按语:兵法中的“擒贼先擒王”,就是通过捕杀敌人的首领,摧毁敌方的指挥部,以迅速瓦解消灭敌人整体力量的一种计谋。本例患者由于疼痛位于肩后部,根据《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经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可以确定病变部位在手太阳小肠经,紧扣病因病位,根据“输主体重节痛”,取后溪一穴泻之,以泻寒通经,宣通阳气,故而取得较好的疗效。
3.调虎离山
郑某某,男,43岁,郑州市纺建职工,2002年5月8日初诊。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4个月,加重2月”为主诉前来治疗。患病以来一直在某职工医院针刺治疗,但疗效较差。查体见肩关节呈“冻结”状态,局部皮肤发凉。因为对针刺失去信心,请求推拿治疗。治疗:先点揉合谷、外关、中渚、后溪、肩井、天宗,然后轻柔弹拨肩部及上臂肌肉,待手法进行到手三里穴处时,患者大叫“痛”,于是加重点按手三里,患者自述似乎有一股凉气由肩上于下行到手三里处。几分钟后,局部出现一个硬结。说服病人,用三棱针点刺手三里,然后拔罐,拔出粘稠的暗红色血液约2毫升,局部皮肤凉气逼人。此时患者告知疼痛已经有所减轻,于是嘱患者回家热敷。前后共治疗21天,基本痊愈。
按语:兵法中的“调虎离山”,讲的就是老虎盘踞山中为患,若想消灭它是很困难的,盲目的去打,反而容易遭受其害。驯服它的办法就是将其诱出深山老林,使其“虎落平川”,便可以使其由强变弱,使难啃的骨头变成好吃的肥肉。此病例乃是偶然所得,在后来的临床中多次应用,发现只要找准疾病的反应点,疗效相当肯定。这也从临床角度证明了经脉具有“流注气血”、“传注病邪”的作用。此例患者病程日久,先前只是局部针刺,而寒气深聚于关节之内,外无出路,所以取效甚微。后来以手三里作为治疗的锲入点,将肩部的寒气引至外周,然后根据“箢陈则除之”,点刺放血使寒邪外泻,从而将疾病治愈。
关联词条: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hnzyts,来源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投稿邮箱:414427872@qq.com。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