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影像’在中医痹证中的运用
2000年,从第一次接触X线片后,每欲潜心而阅之。然结果每不合我意者必细问其因。时间长了,也就有了自己的一知半解,今细说与此,以期共同讨论。
片子(DR、CT、MIR)最好自己看。如今的X线片都发展成了DR,所以基本是不需要借阅的。
看片子前的准备
先看病人,不要想当然的看片子如何,尤其是报告单。中医的望闻问切,尤其是切诊必须到位,此处的切诊包括切脉但不限于此,情同西医的触诊(比其更具体)。皮肤--筋膜--肌肉--肌腱--骨。这之间其实需要和患者不停的交流(问),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其次,决定是否看片子。原则上是逢片必阅,一者了解其他医生的诊断思路,二了解检查的局部具体情况。
再次,向患者解说。别把患者当傻冒,其实解释透了对我们的后续治疗是很重要的。
临床案例:
王某,女,68岁,本院退休职工,2008年9月因剧烈运动后,导致腰痛,不日腰痛好转,右膝疼痛剧烈,经西医、中医多方治疗稍好转。因认识而欲邀其治疗,查,膝肿胀,有明显压痛,其述X线检查为退行性膝关节炎。月前与我科就诊,言病无明显好转,唯痛症稍减,夜尿多频,怕冷。查:腰部肌肉痉挛,右大腿前后肌群皆呈条梭状,右膝明显触痛,关节曲伸明显受限,膝以下脉络淤曲紫红。阅片:双膝关节髌骨内上缘非接续性(与髌骨)高密度影象,“左”大于“右”,且病初期左膝及腿无明显症状,对比认为,非骨性退行性关节炎。结合舌淡苔白,脉沉细,分析:属于中医“筋痹”---肾阳虚。对证行针灸推拿治疗,配合姜盐汤送服桂附地黄丸。症状、体征明显好转。
谭某,女,54岁,2009。4。10日。经人介绍,就诊与我科。述腰痛,左下肢麻木10年余,伴右膝疼痛乏力、足跟疼痛数月。余均可。查:左L3/4左侧高凸,明显压痛及下肢麻木减轻,右膝及足跟明显压痛。既往X线片:右跟骨骨质增生。结合症状,体征分析,首先考虑,L3/4左侧小关节半错位,行手法矫正,术后,左下肢麻木顿失。又行右膝髌骨搓法透热治疗,一次症状若无。次日,其未尊医嘱休息,至于三日,左腿症状少现。经针灸推拿10次治疗,临床痊愈。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李建初,来源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