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针刺天柱穴治疗腰痛1000例

四君人参

浏览:642

时间:2022-02-11



17年前,笔者在临床中偶然发现天柱穴对腰痛有显著的抬疗作用,后经1000余例的临床观察,均收到预期的效果。现将临床资料较完整的1000例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1000例患者均为我院1984年一2000年门诊病人。其中男性548例,女性452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16岁;病程最长17年,最短l天;急性腰扭伤297例,增生性腰痛369例,劳损性腰痛334例。诊断要点:急性腰扭伤有明确的近期“扭…闪”伤史,扭伤部位有明确局限的痛点,功能障碍,不同程度的肌紧张;腰肌劳损疼痛与工作环境、劳累关系密切,表现有早轻晚重,休息可使疼痛减轻,疼痛多以酸困痛为主,喜按揉,无功能障碍,不能久坐久站;骨质增生腰痛腰痛以后半夜较明显,起床活动后疼痛减轻。


2、治疗方法


取双侧天柱穴,针具选用28—31寸毫针,患者端坐微垂首,术者用左手或右手拇食二指在双侧天柱穴稍作点按,常规消毒,迅速进针0.5~0.8寸,调整针尖向椎问孔方向因该穴针感持续时间长(20小时左右),故进针后不做任何提插、捻转,只要选穴、进针方向正确。进针后多数患者有即时疼痛减轻,故对有功能障碍者,进针后3~5分钟可嘱患者站立、活动腰部,做站立、蹲下前俯后仰左右转身的自身运动,范围由小到大,一般留针25分钟起针。


3、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治愈:腰部疼痛不适全部消失,功能障碍消失,久坐久站后无复发,体力劳动无疼痛,随访半年至1年无复发;显教:腰部疼痛不适基本消失,功能障碍消失,久坐久站段体力劳动后微有酸困不适;好转:腰部疼痛不适减轻,久坐久站及体力劳动后复发;无效:针刺3次无变化为无效。


治疗结果:天柱穴对三种不同的腰痛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急性腰扭伤有效率97.98%,治愈率53.20%;劳损腰痛有效率95.81%,治愈率21.6%;增生性疼痛有效率94.58%,治愈率68%。


4、典型病例


王××,男,21岁,教师,于1987年5月8日初诊。主诉:腰痛伴腰部活动受限1天。患者自述1天前打篮球时不慎将腰部扭伤.随即出现腰痛,并伴有弯腰、转身等活动受限。查体:腰部两侧肌肉痉挛僵硬确诊为:急性腰扭伤。遂针刺双侧天柱穴,嘱患者缓慢作弯腰、转身、站立、蹲下等活动,范围由小到大,留针25分钟。取针后,腰痛明显减轻,活动较前好转。继续进行2次针刺后+症状完全消除,随访1年无复发。


5、讨论与体会


(1)天柱穴属膀胱经腧穴,文献未见报道治疗腰痛。十七年前,一次偶然机会发现该穴对腰痛有显著的治疗作用,经10多年的大量临床观察,证明该穴治疗腰痛不仅效果好,见效快,而且取穴方便,患者无进针后行针之苦等优点。


(2)文献载该穴可治“暴挛癫眩”、“足不任身”“颈项强痛”等。《甲乙经》曰:“足太阳脉气所发”。可见古人对该穴已有足够的认识,但后人对此穴研究较少。从现代医学看,天柱穴下是斜方肌起始部,有头半棘肌、枕动脉、枕静脉、枕太神经干,是临床治疗后头痛项强痛的要穴。从经络学看,“足太阳脉气所发”,可见它的重要位置。从临床看,针后针感可达20min之久,对肩周炎、后头痛颈项痛神经衰弱等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笔者认为:此穴对上述病症有显著的疗效,可能与该穴下布有丰富的血管神经且靠近中枢,又是手足阳经和任督脉交会之处有关,故针感好,持续时间长,治疗范围广,这显然与天柱穴的特殊位置分不开。


(3)该穴取穴正确与否与治疗效果关系极为密切,通常人群颈部肌群大体有三种类型:肥胖型、中间型、瘦小型对肥胖体型人,此穴斜方肌始部肌肉肥厚宽大,可适当将穴位向内侧移;瘦小体型人斜方肌始部肌肉小而薄,可适当将穴位向外侧移;中间型较多,椎旁1.3寸取穴较台适。总之不应以文献记载的大筋外陷中为度,此穴文献记载不统一,临床操作中确有实际困难,应灵活掌握。

关联词条:

  • # 天柱
  • # 腰痛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邓春成,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投稿邮箱:414427872@qq.com。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