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五苓散治验举隅

茯苓

浏览:932

时间:2022-03-16

组成:猪苓去皮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去皮半两。(《伤寒论》)


用法: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3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用法:散剂,每服6~10g;汤剂,水煎服,多饮热水,取微汗,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适应症: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或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或短气而咳;或水肿、泄泻。舌苔白,脉浮或浮数。


医案


刘某,女,51岁。右侧头痛,时轻时重3年,遇阴冷天或劳累时加重,伴见面色无华,记忆力减退,精神抑郁,闷闷不乐,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舌淡红,苔白,脉细。前医从肝郁气滞、阴虚阳亢、气滞血瘀、顽痰痼结论治,服药百余剂不效。遂以五苓散原方2服,每日1服。水煎分2次服。服后头痛明显减轻,精神愉快。继服原方3剂,诸症消失。追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据日本学者经验,对长期头痛治疗不显著,可以一试,但机理尚不明。此方已治愈2例偏头痛


医案


雷某,男,19岁。因高考复习紧张,近日来,白日不到半小时即小便1次,色清量多,烦渴喜饮,舌淡胖,苔薄白,脉细滑。尿常规和尿糖化验正常。西医诊断为“紧张性尿频”。辨证:湿停下焦,膀胱气化失约。治法:健脾培土、行气化湿、通利小便。处方:五苓散加减。用药:泽泻20g,白术10g,茯苓10g,猪苓10g,桂枝8g。水煎服。2剂后病失大半,又2剂诸症皆失,病遂告愈。随访半年未发。


按:本例由精神紧张,思虑伤脾,致脾运失职,湿停下焦,膀胱气化失常,小便失约而频数。用五苓散健脾渗湿、温化水湿,使膀胱气化复常而诸症愈。


医案


姚某,男,50岁。素患慢性支气管炎。近一月咳喘加重,咯痰量多,质不黏稠,咳声重浊,喉中痰鸣,口多涎液,眼睑浮肿,苔白润,脉弦紧。辨证:饮邪恋肺。疏方五苓散10剂,药后病瘥。


按:赵羽皇谓“五苓散一方,为行膀胱之水而设,亦为逐内外水饮之首剂也”。饮邪去,肺气得以宣降,则咳喘自平,此治病求本也。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朱文元,摘自《中国中医药报》,由四君收集编校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