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镜人:运用血府逐瘀汤验案十则
清代名医王清任创建的血府逐瘀汤,已有百年历史,时至今日依然是众医家时常运用的方剂。现将国医大师张镜人应用血府逐瘀汤的10则验案,介绍如下,以飨同仁。 神经性头痛病例 刘某,男,时年15岁。 病...


求道

556

0
贺普仁:治疗肩周炎经验
对于肩周炎,相信很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尤其是现在的电脑一族,用电脑时,经常会一动不动,这虽不是站军姿,却酷似站军姿,时间一长,肩膀、脖子,都会感到酸痛,久而久之,肩周炎等疾病就可能找上门。肩周炎的痛苦...


求道

461

0
何任:治疗头晕经验
头晕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症状,不过同是头晕,背后的原因和辨证分型却可能完全不同。如何判断属于哪一类型的眩晕?分别对应使用什么方药更加有效?现将国医大师何任治疗头晕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仁。 眩晕是一种...


求道

405

0
李济仁:治疗高血压经验
( 肝肾的生理性关联 ) 中医学认为五脏属阴,六腑属阳,阴阳之中又分阴阳。就肝肾而言,肝为阳,肾为阴。《素问·金匮真言论》云:“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灵枢·顺气一日分为...


求道

383

0
赵绍琴治痛经三法
01调气机以开其郁,活血脉化瘀拈痛气行则血行,气滞血亦滞,气血运行不畅。少腹胀痛,经血壅滞,血色紫黯,甚则有块,或伴见胸胁胀痛,舌质紫有瘀斑,脉见沈涩或沈弦。用行气活血方法。柴胡3、当归6、川芎10、...


求道

492

0
妙手回春的外科鼻祖:华佗
01华佗的故事华佗(141~208),东汉人,一名,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三国时著名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早年游学于徐州一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因为他兼通数经...


求道

555

0
精通心理医疗的宫廷太医:郭玉
01郭玉的故事郭玉(1~2世纪),字通宜,东汉广汉锥(今四川广汉北)人。汉和帝时最负盛名的医学家、针灸学家,当世名医。郭玉从小就师从程高学医术,为涪翁再传弟子。《后汉书·方技传》中记载,郭玉的老师叫程...


求道

518

0
中国历代名医之邳彤(药王)
01邳(pī )彤的故事邳彤(?~30),字伟君,信都(今河北冀州)人,能文善武,东汉开国功臣、光武帝刘秀手下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医学家。历任太常、少府、左曹侍中。建武六年(30)去世,葬于祁州(今安国...


求道

855

0
中国历代名医之淳于意
01淳于意的故事 淳于意(前215~前140),姓淳于,名意,别名仓公。西汉初齐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西汉医家。曾任齐太仓令,精医道,辨证审脉,治病多验。曾从公孙...


求道

699

0
中国历代名医传之扁鹊
01扁鹊其人扁鹊(前407~前310),姬姓,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勃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一说为齐国卢邑(今山东长清)人,春秋战国时期名医。由于他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


求道

472

0
中国历代名医传之黄帝
01黄帝故事黄帝(前2717~前2599),所处时代为原始社会末期,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华夏民族共同的祖先,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


求道

770

0
神农炎帝
01神农的故事 神农,即炎帝,亦称神农氏、烈山氏,汉族神话人物。名伊耆,姜。生辰:古历4月26日。传说生于距今5500~6000年前姜水之岸(今宝鸡市境内),远古传说中的...


求道

530

0
编纂方书之祖《脉经》:王叔和
01王叔和的故事 王叔和(201~280),名熙,字叔和,以字行世。汉族,祖籍高平(今山西省高平市),生于山...


求道

645

0
王叔和及《脉经》针灸学术思想探析(管庆山)
王叔和,名熙,是我国魏晋时期著名医家、医书编纂家。关于其生卒年代,朱承山、李家庚等考证认为是公元201~280年。关于其籍贯,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二十六“食治”篇引河东卫汛记曰:“高平王熙称食不...


求道

493

0
王叔和《脉经》自序思想发微(汪芳记)
向来以为自序是一本书精华中的精华。因为一个作者在自序中,除了交代书中的重要内容外,更要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思想往往超出书本之内。最典型的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一句“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成为千古传诵...


求道

502

0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