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嘉琳:膏方调治不孕症案一则
女子以血为本,往往因经、孕、产、乳而耗血伤气,故用膏方调理者以虚证为主,常为素日体虚,或病后未复,或产后、术后气血亏损而致月经失调、不孕、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卵巢功能早衰、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笔者有幸...


求道

405

0
王琦:治疗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经验
代谢综合征是指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受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是不良生活方式、营养过剩、肥胖导致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也是导致...


求道

434

0
周仲瑛:治疗慢性咽炎经验
慢喉痹是什么? 慢喉痹是因脏腑虚弱,咽部失养,或邪滞于咽所致的咽部不适、咽黏膜肿胀或萎缩为特征的慢性咽病。慢喉痹相当于西医学慢性咽炎。其病程较长,多为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所致。 临床主要表现为咽喉异物...


求道

389

0
史载祥:治膀胱咳验案
咳嗽时遗尿,西医属压力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SUI)被国际尿失禁协会定义为在用力、劳累、咳嗽或打喷嚏时不自主漏尿。成年妇女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率居高不下,且随年龄的增加而明显提高,农村地区的发病率明显高...


求道

377

0
王毅刚:针刺加导引治肩痹经验
王毅刚对肩痹证的辨证施治,采用针刺加导引的动留针术,独具特色,效果显著。笔者在规培跟师过程中,学习针刺加导引治疗肩痹,现将其辨证治疗肩痹证验案一则,介绍如下,以飨同仁。 初诊情况 患者,女,时年5...


求道

511

0
黄煌:用柴胡类方经验
临证经验 •当代时方 现代人熬夜增多,感官刺激量大幅增加,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加之饮食不节、劳累过度,导致肝肾阴精暗耗、正气受损、精气不足,即血弱气尽,加之易急躁易怒,肝失条达,肝郁化火则导致...


求道

436

0
《鼠疫约编》中的鼠疫医案(刘子彬)
刘子彬按:《鼠疫约编》是清末福建人郑肖岩编撰,成书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此书是郑氏对《鼠疫汇编》进行修订而成。书中医案部分,除了收载“罗芝园治案”外,又增加了“刘蔚立治案”和郑肖岩自己的“拙案...


求道

412

0
《本草思辨录》简介(沈钦荣)
《本草思辨录》周岩(伯度)著本书撰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全书四卷,首载绪说一篇,论述医理、方药,尤其对于医理,诸多辨析,提出个人见解。全书共载中药128种,按《本草纲目》编次排列,对每药的性能和...


求道

495

0
周岩和他的《本草思辨录》,为何看过的人褒贬不一呢(北京王一宝)
做医生的,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在一段时间里也读了很多书,也临证了,但又突然变得糊涂了。在临床上看病体会到自己又不会看了,又变得不咋滴了。这时你会生自己的气,觉得自己怎么越来越倒退。其实这时就是你在换...


求道

505

0
清代仪征名医李炳故事(吴祝平)
神奇出师李炳少年从师学医,何时学习、学医的过程、老师之名号等相关情况已不得而知,但是焦循之《理堂日记》都对李炳如何出师留下一段有趣的记载。一个伤寒(外感热病)患者来请李炳老师诊治。老师说:身痛如被杖挞...


求道

501

0
《李翁医记》下
黄解元承吉之叔父,病伤寒。有叶生者治以姜术而烦减,将服附子。翁诊曰:胃热敛于牌,故减耳,更温则脾烂矣,服大黄生,服附子死。叶不能争,投以大承气,两目珠戴入于脑。翁曰:热纵也。又下之,目珠出而颈软头不能...


求道
四君严选

388

0
《李翁医记》:气乱
方廷琥之服真武汤,而势始定(见《李翁医记》戴阳案)。其妻忽大呼遍体麻木,不知人,腹中胎上逼喘促欲笑,或曰:宜投紫苏饮。时三鼓,翁方去,闻此复至,诊良久曰:非子悬也,病得之悲伤惊恐,气血虚且乱,治其虚则...


求道

438

0
《李翁医记》:戴阳
岁乙丑(嘉庆十年,1805年)六月,余幼孙病,竟为此族人误药致死。越一月,余子廷琥病,每已午未三时,则头面热如火蒸,两肺前穴烦扰不可耐,气促神躁,不大便,恶水不饮,溲短而黄。翁始以暑治之不应,温以姜术...


求道

395

0
《李翁医记》:水气
甲子(清.嘉庆九年,1804年)冬,余每日大便后,则由肛门达于尻骨,痠痛不可耐,得饭乃已。翁曰:此水气也。水气伤肾阳,肾阳虚,而脾气下乘,故胀于便后,得食少缓者,阳气足而能摄也。此水气非附子不能祛,非...


求道

435

0
《李翁医记》:鼻衄
癸丑(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夏,吾母病衄,衄已,出黄涕,医令服蔗浆、阿胶、羚羊角,服之困甚。于是头痛,右臂右足掣痛而倦。翁曰:病得之阴虚,天令炎热,肝阳上冲,故衄黄涕者,肝之余气也。头属胃,胃...


求道

434

0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