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运用心得
麻黄汤出自《伤寒论》,临床多用于风寒表实证。在温病的治疗中,麻黄汤属于禁用之方,这似乎早已成了定论。然而细阅《伤寒论》,以及参证临床实战中的认识,我觉得此论是否定得适当,还是值得商讨的。《伤寒论》第五...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590

0
张仲景治疗神志病以虚实为纲
神志病证是临床常见的一类情绪及行为异常的病证,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其论述可见烦躁、烦惊、心中懊恼、悲伤欲哭、谵语惊狂、恍惚心乱、独语如见鬼状等多种描述。就其实质而言,有阴阳、表里、虚实、寒...

四君人参

616

0
葛根、泽泻“起阴气”之功
在常用中药之中,明言有“起阴气”之功效者,只有葛根和泽泻两味中药。“起阴气”最早出现在《神农本草经》葛根条下,“葛根,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泽泻“起阴气”之功用始见于...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534

0
柳媛:水液代谢的调节剂——苓桂剂
苓桂剂常指经方中配伍以茯苓、桂枝为主药,用于治疗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致的水肿、水气上冲(脐下悸、心下悸、气从小腹上冲胸、气冲、四肢聂聂动、呕吐)等病症的方剂。苓桂剂涵盖了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苓桂姜甘...

四君人参

763

0
猝而不该死
1988年11月23日,余在箭头车站等车,人较多。下午1点汽车到站,按照顺序先下后上,先从汽车上下来一位男士,50多岁。只见他左手护压心前区,右手扶车急下。下车后跌跌撞撞,未走几步,突然扑倒。众人急上...

医海之水源于泉
原创投稿

732

0
林两传:论伤科学习中的「思惟观」
古人说:「功多艺熟」,这句话用在伤科上真是再贴切不过,伤科的手感,一定是在千锤百炼之下形成的,但许多伤科医者(不管是医师或推拿师傅)辛苦做了一辈子,却还是培养不出手感,其中差别在哪里呢?因为许多医者面...

四君人参

752

0
摸结节心法
在写我的心得的时候,先和大家说明几点:1、仅代表乔丽红自己的的观点,和别人无关;不要对号入座2、不是来招生,希望有这样的想法的人换角度去理解别人:3、没有什么时间说无聊的问题,打字论述我的学术也有限。...

四君人参

993

2
软伤心悟经——献给初学者
转自会员发文我是在中医学院骨伤系跟读的旁听生,所以虽然系统学习,但是没有正式工作,只能自己单干。毕业时雄心万丈,自以为应该算个人才,工作后才发现大部分骨折和软组织损伤都看不好,于是,我又开始了四处学习...

四君人参

984

0
林两传随笔
随笔之一许多人说,我的手法属于柔性的一派,跟其它人的刚性手法不同。这种说法隐含了一种意义,就是对同样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处理法。我想是不太对的,我之所以采取顺着身型,结构的动态,近乎不出力的(为了支撑病...

四君人参

937

0
鼻窦炎二、三方
中医无鼻窦炎病名,以流涕为主症的化脓性鼻窦炎,中医称之为“鼻渊”“脑漏”“脑泻”“脑砂”等等,名目繁多。而在急性化脓前的卡他渗出期、慢性鼻窦炎的单纯粘膜增生期,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临床辩证散见于头痛、...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677

0
中医之急腹症案
张某成,男,42岁,2014.1.1日初诊,右下腹牵引右侧腰肋部剧烈疼痛4日,转侧活动均剧痛,伴胃痛恶心,嗳气,三日未大便,不排气,手足凉,面色苍黄暗黑,极度痛苦面容,舌边尖瘀点苔白,脉弦细紧有歇止,...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609

0
五年胸胁痛,五剂药病除
金某,女,48岁,2013. 6.21日诊,右侧胸胁、后背气串扎痛5年余。初起为上山上坡时或快走劳作时发作疼痛,今年来加重,稍活动或说话多时亦发作疼痛,伴气短乏力,胸闷太息,嗳气,大便不畅,舌苔薄腻,...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461

0
老年人感冒用麻黄附子甘草汤的机会不少
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就是中医讲的正气虚,一旦不慎感冒,临床症状偏重且缠绵难愈。临床上用麻黄附子甘草汤或者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机会很常见。因为附子是振奋人头机能的良药。现有我个人治疗老人感冒的一则案例与大家...

四君人参

617

0
大柴胡汤加味治疗扁桃腺炎
周一(元月21号)傍晚,小姨子从长沙打来电话,说干咳喉咙痛,胸闷,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了,说扁桃体红肿,已经化脓了,不想打针,想叫我开几幅中药吃,问她有没有感冒发热头疼怕冷,她说没有,可能是前天吃火锅...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538

0
葛根汤治疗全身痛
2004
8月29号,周一。刚上班还没有交班,一女同事跑我办公室找我,说是全是肌肉关节疼的厉害,差点整个人有点站不稳的感觉,本来想请假不来了,最后想想还是过来顺便找我给看看。她说前几天休年假去云...

四君人参

781

0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