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和谦:消渴乏力从脾论治
消渴在《内经》称“消瘅”,根据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的不同,而有“消渴”“鬲消”“肺消”“消中”等名称。在病因方面,认为过食肥甘、情志失调、五脏柔弱等因素,与本病有关。胃肠热结,耗伤津液是消渴发病的主要机...


白术
签约讲师

786

0
方和谦和解法治疗肝纤维化的经验
统计资料说明,我国是“肝炎大国”,肝硬化的患者很多。肝硬化患者占内科总住院人数的4.2%—14.3%,已成为我国常见病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内部弥漫过量的细胞外基质(特别是胶原)沉积,是...


白术
签约讲师

759

0
方和谦用药配伍经验
方和谦对古方学以致用,所谓师其法而不泥其方。如小柴胡汤为和解剂,是少阳病的代表方剂,既用于外感病,又用于内伤病,还用于尿路系统病、月经病,应用范围很广,但脾虚、湿温者慎用。国医大师方和谦(1923年-...


白术
签约讲师

608

0
方和谦医案
方和谦教授为全国知名中医专家,行医济民60载,在治疗疑难杂症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选录其治疗克隆氏病、口腔白斑、亚急性甲状腺炎及习惯性便秘医案4则,以飨同道。 1 克隆氏病 患者,男,37岁。...


白术
签约讲师

615

0
味有所藏,气和而生———方和谦论“四气五味”
方和谦教授的案头总有一本《黄帝内经》,他闲时便顺手拿来翻一翻,而且每读必有心得。有一次,他读到《素问*六节脏象论))中“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


白术
签约讲师

873

0
方和谦:中医看病,立法用药不离这“六字诀”!
胃为水谷之海,后天之本,在中医学看来,保胃气、存津液,应当予以重视。首届国医大师方和谦认为,中医治病的原理,是以脾胃为本。百病皆可因脾胃虚而生。若脾胃受损,则使百药难以施用,五脏六腑难以荣养,而诸病丛...


白术
签约讲师

995

0
方和谦名方集
方和谦,生于1923年,是全国著名中医学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是全国著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指导老师、“国医大师”“首都国医名师”。治疗上遵循治病求本,强调正气为本...


白术
签约讲师

580

0
方和谦和肝汤及临床应用
[方源]“和肝汤”为方和谦教授自创的经验方,来源于《和剂局方》“逍遥散”化裁。先生在此方的基础上加用党参、香附、苏梗、大枣四味药,使其和中有补,补而不滞,既保留了逍遥散疏肝解郁、健脾合营之内涵,又加重...


白术
签约讲师

980

0
如果不能用针,我还有象数可用
昨天一位新患者睡觉落枕,脖子左侧膀胱经附近都有发热的刺痛,脖子不能转动,并且双目发红。原本计划用朱氏头皮针,应该一诊就见效。没料到患者晕针,只好放弃针灸。用黑笔在白胶布上写00100.440.770,...

天际飞虹
原创投稿

782

0
王绵之、赵绍琴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用药经验比较
提要:本文对著名中医专家王绵之、赵绍琴教授临床治疗慢性肾衰的用药经验进行了比较,相同处是均用丹参活血化瘀,以大黄、茅根等通腑、渗湿而泄浊;不同处是王补而赵泻、王温而赵凉;赵教授还必用风药宣展肺气、疏风...


白术
签约讲师

885

0
王绵之治疗糖尿病经典医案
现代人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一系列的富贵病也随之出现,而糖尿病即是其中很常见的一种,很多人都被糖尿病给困扰着,可以说,糖尿病是很多人的一块“心病”!面对糖尿病,除了注意饮食外,积极治疗也是很关键的,咱们...


白术
签约讲师

1013

0
王绵之谈治法与方剂
第一節 製法概述治法和方剂,都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辨证论治是一个由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连续过程,只有辨证正确,治法的针对性才能明确和具体,根据治法遣药组方才能获得预期的疗效。...


白术
签约讲师

807

0
本人收藏几个鲜为人知的特效穴
本人收藏几个鲜为人知的特效穴 现将本人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与收藏的特效穴公之与众,愿针灸医师及爱好者临床实践运用。1.冠心点——左侧中府穴内一寸。主治:冠心病2.肾系穴——髌骨中心直上六寸。主治:糖尿病3...

岐黄炎后人
认证讲师
原创投稿

1263

0
王绵之谈方剂的组成
方剂的组成实际上是方剂的配伍,方剂的组成配伍和变化,这里主要谈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组成的原则,一是组成的变化,这里的原则和变化主要是讲药物的配伍。组成方剂前提,总的组方原则是辨证立法,也就是过去讲的“方...


白术
签约讲师

608

0
王绵之运方策略
本文转自《王绵之运方策略》一书。1.根据方药用量探究方义王老主张根据方药用量的比例探究其组方意义。如凉膈散方“连翘用量为硝、黄、甘草的一倍,栀子、芩、薄的四倍,且‘每服二钱’,加‘竹叶七片、蜜少许’煎...


白术
签约讲师

472

0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