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简介
年历
1992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评为“全国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1994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评为“甘肃省优秀专家”,2004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评为首届“甘肃省名中医”。
2006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7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2009年王自立工作室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全国先进名医工作室”。
2010年王自立工作室被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01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再次评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
六十年来,王自立同志始终坚持临床一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创建消化、肾病科
1987年创建了消化科。1992年创建肾病科。
现消化科已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肾病科已成为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二、创办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1988年受甘肃省卫生厅和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委托,王自立组织人员创办了《甘肃中医》杂志。
《甘肃中医》杂志先后荣获“中国中医优秀期刊(三等奖)”、“甘肃省优秀期刊”等称号。
目前《甘肃中医》已更名为《西部中医药》,现已被列入《国家科技核心期刊名录》,并被甘肃省人事厅列入《国家级期刊名录》。
三、组建内科专业委员会
1985年组建了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
四、学术思想
王自立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提出了“运脾思想”、“柔肝思想”及“温阳思想”。
王自立认为脾胃病的病机关键是脾运失健,升降失常。治疗脾胃病应从动态的观念出发,提出“脾以运为健,以运为补”的指导思想。论治肝病,认为肝体阴而用阳,提出“治肝必先柔肝,柔肝先养肝”的原则,善用滋阴养血之品,使肝血得养,肝体得柔,则肝气自疏。学术思想被列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特色辩证被列为“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五、传承
1990年王自立被确定为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所带弟子中,已有成为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的,也有继王自立之后被评为第二批“甘肃省名中医”的。再传弟子已被评为第三批“甘肃省名中医”。
六、学术著作、论文
王自立著有《生殖疾病的中医治疗》、《中医胃肠病学》,参与编写《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基础理论》、《临床中医内科学》、《席梁丞治验录》、《中医痰病学》及《病毒性疾病中医诊疗全书》等多部著作。其中《中医胃肠病学》于1999年3月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中医药基础研究奖三等奖,《中医痰病学》于2005年10月获得中华中医药科技图书奖三等奖。


求道
畅读VIP

278

0


求道
畅读VIP

310

0


求道
畅读VIP

319

0


求道
畅读VIP

794

0


求道
畅读VIP

811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