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概述

毛囊炎(folliculitis)系化脓性球菌侵犯毛囊口周围,局限于毛囊上部的炎症,分为化脓性与非化脓性两种,多见于免疫力低下者或糖尿病患者,好发于头部、项部。毛囊炎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以后迅速发展成丘疹性脓疮,继而干燥、结痂,痂脱不留痕迹。皮疹数目多,但不融合,自觉瘙痒或轻度疼痛。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记载。生于项后发际部位者称“发际疮”;生于下颌部者称“羊须疮”、“须疮”、“燕窝疮”;发于眉间者称“眉恋疮”;发于臀部者称“坐板疮”等。

病因

中医学认为,毛囊炎的病因多是湿热内蕴,外受热邪,熏蒸肺系,蕴结肌肤,郁久化热,热盛肉腐成脓,脓毒流窜,相互贯通,发为本病。或素体虚弱,卫外不固,外感热毒;或因皮肤不洁,复遭风毒侵袭,风外搏结所致。

症状

多见于成年人。基本损害呈与毛囊一致的红色丘疹,其中心有毛发贯穿,顶端迅速化脓形成脓点,周围绕以红晕。以后排出少量脓液,干燥结痂。愈后不留痕迹或有浅表疤痕,自觉瘙痒。头部毛囊炎会刺激发根引起剧烈疼痛。好发于有毛发及易受摩探部位,特别是头皮、后颈及背部,经常接触油脂或沥青的工人,则四肢常受累。易复发,一般愈后不留瘢痕。反覆发作者,称复发性毛囊炎。易发生在瘙痒性皮肤病基础上。

诊断

根据典型皮疹容易诊断,但应注意是否有基础疾病,比如糖尿病。

  • 宝书说药:败酱草
    败酱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之要药,治疗肺痈、肠痈之功臣。治疗毛囊炎、疖等化脓性皮肤病,余常用《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中的败酱草膏。方用:鲜败酱草(洗净)5000克,用净水煮,煎至3小时后过滤,再煎煮浓缩成...

    四君人参

    畅读VIP

    463

    0

  • 宝书说药:连翘
    连翘清热解毒,最善疗疮。治疗多发性疖病(毛囊炎),余常用《冉氏经验方》中的银黄解毒汤。本方均以清热解毒药组成,效专力宏,故有良效。方用金银花15克,连翘、夏枯草、黄柏、板蓝根、蒲公英、生甘草各10克,...

    四君人参

    畅读VIP

    487

    0

  • 牛黄解毒片外用新法
    牛黄解毒片由牛黄、雄黄、石膏、冰片、大黄、黄芩、桔梗、甘草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症。近年来,临床医生经实践发现它外用治病的新方法:治带...

    四君人参

    畅读VIP

    569

    0

  • 治毛囊炎方
    组成:金银花18克,川黄连6克,黄芩10克,野菊花10克,栀子10克,连翘9克,炒薏仁12克,赤芍9克,黄柏9克,蒲公英10克,地丁草10克,土茯苓10克,玄参9克,丹皮9克,甘草5克。日1剂,水煎4...

    四君人参

    畅读VIP

    371

    0

  • 毛囊炎的中医治疗
    毛囊炎为毛囊部发生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或非化脓性炎症,可分为浅部和深部毛囊炎。初发为与毛囊一致的炎性小丘疹,周围有红晕,迅速变为脓疱,中心常有毛发贯穿,脓疱如粟粒大小,不相融合。疱壁薄,破后有少...

    求道

    畅读VIP

    482

    0

  • 痤疮膏治各型痤疮及毛囊炎
    痤疮膏组成:黄芩、川黄连、生栀子、三棱、莪术、檀香、冰片各30g。功效:清热解毒、软坚化瘀。主治:各型痤疮。方解:“劳汗当风…郁乃痤”。肺主皮毛,热郁则生痤疮,方中黄芩入肺经,苦寒泄热,为君药。川黄连...

    四君人参

    畅读VIP

    631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