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穴位图


概述

耳门 ěrmén,出《针灸甲乙经》。耳,听觉。《说文》:“耳,主听也,象形,凡耳之属皆从耳。”门,人所出入处,经气出入之所。穴在耳屏上方切迹凹陷处,本经从耳后入耳中,由本穴出走耳前,穴居外耳道口,功能聪耳助听,有如声音入耳之门户,故名耳门

经属

定位与取法

定位:

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踝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取穴法:

正坐或侧卧位。手指置于耳屏上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轻按压有一浅凹陷,张口时凹陷更明显处,即为本穴。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腮腺。有颞浅动、静脉。分布着耳颞神经及面神经分支。皮肤由三叉神经的上颌神经的分支耳颞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内除含有上述皮神经外,还有颞浅动、静脉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腮腺上端的筋膜入该腺,直抵外耳道软骨上方的骨膜。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1寸,不宜针刺过深,以免刺伤颈内动、静脉。针刺留针不宜过长,以免发生弯针、折针


灸法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按摩:每天早晚各揉按耳门穴1次,每次1~3分钟,可改善和治疗耳呜、中耳炎、耳道炎、重听等耳部疾病。

功能与主治

功能:开窍聪耳,消肿止痛。


主治:耳聋,耳鸣,聤耳,齿痛,唇吻强,头颔痛。

配伍

《甲乙经》:上齿龋,兑端耳门主之。


《千金方》:治风耳鸣,两耳前后各灸一百壮。


《大成》:聤耳疮,有脓汁,耳门翳风合谷;重听无所闻,耳门风池侠溪翳风听会听宫


百症赋》:耳门丝竹空,主牙疼于顷刻。


《天星秘诀》:耳鸣腰痛先五会,次针耳门三里内。

相关论述

《针灸甲乙经》:耳鸣聋,头颔痛,耳门主之。


《外台秘要》:治中风口喎。


《针灸大成》:主耳鸣如蝉声,聤耳脓汁出,耳生疮,重听无所闻,齿龋,唇吻强。


类经图翼》:主治耳聋,聤耳脓汁。


百症赋》:耳门丝竹空,住牙疼于顷刻。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