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穴位图


概述

温溜 Wēnliū,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蛇头、逆注、地头、通注、池头、温留。《广韵》:“温,暖也”。溜,通流,水流貌。经脉之气至此穴如温水而溜过,故名温溜。别名蛇头,一名逆注。若握拳视此穴处肌肉(桡侧腕伸肌)隆起如蛇头,头向下,经脉由此而上。

经属

定位与取法

定位:

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曲池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


取穴法:

伸臂,掌向下。先确定阳溪(参见“阳溪”)与曲池(参见“曲池”)的位置,从阳溪曲池连线的中点处向下量1横指处,即为本穴。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前臂筋膜、桡侧腕长、短伸肌。有桡动脉肌支,头静脉。分布着前臂背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深支。皮肤由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内除上述神经还有头静脉经过。针入皮肤,在头静脉的后方经皮下筋膜,穿前臂筋膜,进桡侧腕长伸肌腱,达桡侧腕短伸肌腱,直抵桡骨骨膜。以上二肌(腱)由桡神经深支支配。

刺灸法

刺法:刺0.5~1寸,局部有酸胀感,向手部放散。


灸法艾炷灸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功能与主治

功能:清热消肿,安神通腑。


主治:头痛,面肿,鼻衄,口舌肿痛,咽喉肿痛,肠鸣腹痛,癫狂,肩臂酸痛。

配伍

《甲乙经》:喉不能言,温溜曲池主之。


《千金方》:温溜仆参,主癫疾,吐舌,鼓颔,狂言见鬼;温溜液门京骨,主狂仆。


百症赋》:审他项强伤寒温溜期门而主之。

相关论述

备急千金要方》:肠鸣而痛,温溜主之。


千金翼方》:狂癫哭泣,灸手逆注三十壮。


《针灸甲乙经》伤寒,寒热头痛,哕衄,肩不举温溜主之。疟,面赤肿,温溜主之。肠鸣而痛,温溜主之。口齿痛,温溜主之。癫疾,吐舌,鼓颔,狂言见鬼,温溜主之。狂仆,温溜主之。喉痹不能言,温溜曲池主之。


《针灸大成》:主肠鸣腹痛伤寒哕逆噫,膈中气闭。寒热头痛,喜笑狂言见鬼,吐涎沫,风逆四肢肿,吐舌,口舌痛,喉痹。


百症赋》:审他项强伤寒温溜期门而主之。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