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Hú Tuí Zǐ Yè

别名

蒲颓叶(《中藏经》)。

来源及植物形态

胡颓子叶,始见于《本草拾遗》。为胡颓子科常绿灌木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 Thunb.的干燥叶。产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地。


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 Thunb.

采制

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用。

性味归经

性味:《纲目》:"酸,平,无毒。"

功能主治

咳嗽气喘,咳血,痈疽,外伤出血。


1.肺主气,司呼吸,肺虚则宣降失职,可见咳嗽、气喘。本品味酸,能收敛肺气之耗散,故有止咳平喘之功。治疗咳嗽气喘,单用有效。如《中藏经》治一切肺喘剧甚者,蒲颓叶焙干研为细末,米饮调服。治疗肺虚喘咳气短,胡颓子叶碾细末,每次6g,米汤调服(《安徽中草药》)。


2.本品有止血之功,故可用于治疗出血证。治疗肺结核咳血,鲜胡颓子叶24g(或干品15g),冰糖15g,开水冲炖(《闽东本草》)。治疗金创出血,鲜胡颓子叶捣烂敷患处(《泉州本草》)。


3.本品有解毒之功。既可解疮毒,又可解虫蛇毒。治疗痈疽发背,鲜胡颓子叶捣烂外敷(《泉州本草》);治疗痔疮肿痛,胡颓子叶煎水熏洗、坐浴(《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疗蛇、蜂咬伤,鲜胡颓子叶捣烂绞汁和酒服,渣敷患处(《泉州本草》)。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9~15g,煎汤;捣汁或研末,每次2~3g。


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或煎汤熏洗。

各家论述

①《中藏经》:"治喘嗽上气。"

②《纲目》:"肺虚短气。""蒲颓叶治喘咳方,出《中藏经》,甚者亦效。云有人患喘三十年,服之顿愈。甚者服药后,胸上生小瘾疹作痒,则瘥也。虚甚加人参等分,名清肺散。大抵皆取其酸涩,收敛肺气耗散之功耳。"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