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知母汤、栝楼牡蛎散治百合病(一)
吴才伦医案:
王某,女,13岁,学生。1960年4月15日在看解剖尸体时受惊吓,随后因要大便跌倒在厕所内,经扶起抬到医院治疗。据代诉查无病,到家后颈项不能竖起,头向左右转动,不能说话,问其痛苦,亦不知答。曾用镇静剂2日无效,转来中医诊治。脉浮数,舌赤无苔,无其它病状,当即从“百合病”处理。百合7枚,知母4.5克。服药1剂后,颈项已能竖起十分之七,问她痛苦亦稍知道一些,左右转动也减少,但仍不能说话。再服1剂,颈项已能竖起,不向左右转动,自称口干燥大渴。改用栝蒌牡蛎散,服1剂痊愈。
(江西中医药1960;(12>:14)
按语:本案病起于惊吓,证如鬼神所作,故断为百合病。因脉来浮数,舌赤无苔,示其阴虚有热,故选百合知母汤以滋阴清热。后口干燥大渴,显为津伤已甚,改投栝蒌牡蛎散,则正中其鹄,果1剂而愈。
版权声明:
本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本网搜集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
(本案选自《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