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医宗金鉴》的两个故事

白术

签约讲师

浏览:846

时间:2020-08-24

故事一:


我的一个老师,今年快70了,是孤儿,是国家把他养大,送他读书的。


他27岁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分在医院工作,当年wen革时的偏远地方,医生很吃香,他就想学医。于是就拜了一个当地的老中医为师。


当时一起拜师的有五个人,都是二十七八到三十来岁的。


老师是过去的老派中医学徒出身,把他当年师父师娘对他的手段进行了简化,但是大精神原则没变,就是狠狠的严。


老师对付这帮弟子,也不讲课,也不管懂不懂,就是要求背熟《 医宗金鉴 》。每天布置完任务,就不管了。但是第二天一定找时间让他们哥五个,面墙而立,背颂头一天的作业。当然有时候也不一定是头一天的,说不上是以往啥时候交待过,已经背诵过的东西。要求的熟练程度,“要像嘴里含了一大口水,一不小心张嘴就能喷出来”,所以,背诵时候的任何磕绊、含糊、停顿,想一下,都会招来无情打击--老师坐在他们后面,手里拿着拐杖,出手不留情,头上腿上经常是一个大包或是一片淤青。


他们的背诵,没有抑扬顿挫,没有左顾右盼,没有标点符号,开口就是倾泻而出,直到一口气尽,深吸一口气···


用了两年多,《 医宗金鉴 》背了个滚瓜溜熟,就带他们临床看病,看了不到一年,老师就驾鹤而去。


到我认识我这个老师时,他们师兄弟五人,除了一人后来做了卫生局长喝酒喝坏了肝,其他四位都是省级名中医


我向他请教学习中医的诀窍,他说:把《 医宗金鉴 》背下来就行,这是最快最保险的方法。


故事二:


我们本地曾有一位老先生,现已去世.他一生中只读过< 医宗金鉴 >这一本书.然而他却在当时在本地成为一名炙手可热的 中医 大夫.

他早年在一间药辅做伙计,专门做捡药的工作,在药铺坐堂的大夫在当地也很有名,擅长内处妇科中医 治疗 ,每天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他一边捡药一边听老先生问诊,当然他无法去跟着学诊脉.然后再把老先生用过的药方默记于心.经过数年的积累,他已经能对普通的病治疗积累了相当的知识.他想方设法的向老 医生 求学,老先生把一本< 医宗金鉴 >交给他,叫他重抄一本,以前要得到一本书真不容易,他一边抄一边学,从开头的 伤寒论 ,到各科诊疗心法,以及五运六气,遇到不懂的就向老医生 求教 .后来老医生死了.他接着老医生的位子,在药铺坐堂,很快,他的名声就传开了.在治疗骨伤,妇科,等 疾病 ,他的医术非常了得.


我在听一位台湾的禅师的<金刚经>的 讲座 里,禅师说到这样一句话:有人问,我想悟道,请问我该读哪些书呀?禅师告诉他就读金刚经一本就可以了,因为如果连金刚经这一本你都悟不了,再读其它又有何用?啊,真的有玄机.


溺水三千,只取一瓢,便能知渴.


关联词条:

  • # 《医宗金鉴》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