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蔡晓刚:针刺治疗鹅足腱滑囊炎一例

四君人参

浏览:578

时间:2020-10-19

某女,54岁,2020年4月12日初诊。


主述:左膝内侧疼痛20余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现左膝内侧疼痛,连续行走10余分钟出现跛行,每天下午及上下楼梯、下蹲位站起时疼痛加重。


诊断:筋出槽(鹅足腱滑囊炎)。


令患者脱去患侧袜子、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针尖向第1跖趾关节方向沿足大拇趾内侧平刺隐白穴0.7寸,施以缓慢捻转提插手法(以针感沿足内侧缘向内踝方向传导为佳)1分钟,嘱患者自己做缓慢的、大幅度的患膝运动3~5次后,休息数分钟再如前法做缓慢的、大幅度的患膝运动。次日来诊述已无任何痛疼不适,如法巩固治疗1次。


按:鹅足滑囊位于缝匠肌、股薄肌及半腱肌的联合腱止点与胫骨内侧副韧带之间,由于三个肌腱有致密的纤维膜相连,形同鹅足而得名。


鹅足腱滑囊炎又称胫骨内髁炎,主要是指由于长时间反复拉扯,导致鹅足部位的滑囊受到刺激而出现水肿症状,进而导致膝盖内侧(以膝盖为中心左膝8点钟方位、右膝4点钟方位)出现疼痛感觉的一种病证。临床常被误诊为慢性关节炎、内侧半月板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等。因肌腱、韧带、筋膜的撕裂、撕脱、黏连、痉挛等,造成局部解剖结构发生改变,继而出现的各种相关病证均属于中医“筋出槽”范畴。鹅足部位居中医足太阴脾经循行线上,隐白穴为脾经井穴,针刺具有健脾益气、通经散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的功效。留针同时配合患者自行活动患膝促使局部循环产生泵样作用,增强血流的动力,帮助身体缺血的组织恢复到正常状态,促使出槽之筋回归本位。

关联词条:

  • # 滑囊炎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