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案赏析【5】(李盼广)
原案:
病起左肢痛萎,即《灵枢》云:意伤忧愁则肢废也。盖肝脏多气多血,气盛则热,血不营养经脉,阳明日空,血海无贮,经事遂闭。内风挟阳,上升眩晕,咳出痰沫。冬令天地闭藏,病不致凶;万花畅茂,有增剧之虑。议镇肝安胃法,用甘麦大枣汤,麦以镇逆,枣、甘益虚,遵《内经》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也。
——《眉寿堂方案选存。卷下。女科》
赏析:
本案患者左肢痛萎、闭经、眩晕、咳出痰沫,皆由肝阴肝血不足,肝阳化风所致。
左肢痛萎,乃肝阴血虚不能营养经脉所致;闭经,乃肝阴血虚,导致阳明阴血亦虚,又导致冲脉血虚无贮所致;眩晕,乃肝风挟阳上冲所致,肝阴血不足,肝阳必亢;咳吐痰沫,亦由肝风肝阳犯胃所致。故,其治以镇肝安胃为法。
案中有叶氏引用《灵枢》之语云:意伤忧愁则肢废也。这句话本意是忧愁伤脾,脾主志,主四肢,脾伤,故四肢不用也。但,本案只是用来说明,左肢痛萎,相当于“肢废”,而不是说,病因也是由于脾伤所致。此案病因,乃是由于肝阴血不足引起的肝气急——内风兼阳亢所致。
案中叶氏还预言了此病的现状和将来的发现趋势。他说,冬令天地闭藏,病不致凶,万花畅茂,有增剧之虑。意思就是,冬天此病尚无大碍,到了春天,阳气发泄,会有增剧之虑。这个疾病的病因病机是相联的。
本案治法,提出了甘麦大枣汤的另一个作用——镇肝安胃。案中,叶氏对此方的这个作用做了简要说明。他说“麦以镇逆”、“枣甘益虚”。这里镇逆即是镇肝,小麦禀西方金气以生,金能制木,故小麦能镇肝。枣、甘补土之虚。这样一来,本方就有了养肝阴、制肝阳、化肝风、安胃气的作用,与病机恰恰相符。这是叶氏对甘麦大枣汤的深层次的进一步认识。
最后,我们简单谈谈本案治疗肝阴血不足之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为什么用如此清浅之剂,而不直接补肝之阴血,兼息风潜阳安胃?这是治病的一种策略和方法,这种策略和方法来自于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对用药与人体要相互适应的深刻认识。大多数人治病,往往求速效,用药狠猛,结果无功而返,反使病情迂曲,又认识不到,最终以治疗失败告终,这正是所谓欲速则不达。其治疗的用药方向,也不一定不正确,只是因为机体适应不了药物,导致如此。而这种治疗,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暗合自然规律。貌似不起眼,而一旦机体药物相适应,又恰中病机,病情就会日渐好转,然后,再进一步用药,循序渐进,最终疾病得以痊愈。古云:过犹不及。其中至理,足以引起医者之深思。
2020/5/8
关联词条: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原创文稿,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