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潘要治:一例颈椎病引起的思考

四君人参

浏览:744

时间:2020-08-17

今天来讲个小案例,为大家开拓一些思路。


患者曾某,男,二十余岁,主诉是左侧颈肩部僵紧疼痛,早晨起床症状加重近一月余。经多次针灸大夫予以针灸后,若效若不效,又经局部按摩、拔罐、刮痧,效果皆不明显,随后经别人推荐,遂请我为其诊治。


在查体时发现其左侧颈肩部僵紧,颈曲改变伴有不同程度错位现象,对比两侧肩膀肌肉张力,明显左侧张力高。


随问其工作或者生活中是否有偏一侧的负重习惯,回答说在后厨做捞面工作,忙时需不停右手操作捞面条。


又详细查体中发现其左侧太阳经筋下行一线皆僵紧隆起,两骻高低不一,上肢前臂内侧经筋僵紧,枕骨后缘一线筋结僵硬压痛明显。


通过问诊、查体触诊不难诊断,这是慢性筋伤(劳损)引起的筋肉痉挛僵硬,而后又出现骨关节错缝现象。筋骨本相连,久而久之因长期劳累单一姿势,致使肌筋疲劳,气血运行不畅,筋失所养,导致筋骨损伤越来严重。


分析一下,那为何之前针灸、按摩效果时好时不好呢?


我个人理解是:

其一、之前的治疗都是在局部做功,调动局部的气血调达,而忽略了整体结构的平衡。

其二、就是只处理了局部筋肉,而忽视了“筋骨并重”之关系。

其三、未抓住其工作的状态环境考虑,他本人单一的工作姿势是导致其疼痛的重要因素之一。


处理:患者虽然主诉是颈肩部疼痛,但是我们在用手法理筋时,内心一定要有整体观念,手摸到僵紧的筋要有始有终,从病筋点要摸到病筋的尽头(循筋探结),这个患者我顺着僵硬的太阳经筋病灶点一直从上摸到其腰骶部,为其理筋拨筋。

其次是延着左侧肩井经筋病灶点一直处理到前臂、腕关节、手掌。健侧同样手法排查病灶点。

最后用正骨手法复位其错缝缓解,达到“骨正筋柔”之目的。


只一次手法后患者述症状已大幅度缓解。


在二诊时患者述经过上次手法治疗,肩膀处疼痛症状已经解除消失,现只有晨起时颈部还有僵硬疼痛感。遂予以初诊时手法治疗方式,术毕告知其注意事项,以及平素锻炼动作。


三诊时述症状以上症状已基本解除,偶有不适。又予以拨筋手法后,辅以艾灸巩固,嘱其防寒湿保暖!


后又巩固几次,疗效稳定显著,未反复不适,嘱其坚持动作锻炼。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此患者长期处于单一姿势工作状态,右手用力多,自然会造成左侧肩膀受力不均衡,又受人体运动力线传导(人体运动力线可以有上下、左右、前后不同的分解传导方向)久之一处受力点损伤便会朝着其他的受力方向延伸传导,就会出现病源点。向下传导就会出现整个背侧肌肉僵紧,向上就会传导到颈枕部,向左就会到肩井手臂。


所以在处理时应该顺着这些筋的受力方向拓展排查,从而找到筋的病灶处。像这样的病例很常见,但越是常见的病例越是需要一些耐心细心去应对。


分享此常见病例不是为了炫技,而是让大家作为参考,我们在临证时多一些思考,多一些细心,患者的疗效就会增加几分,也对我们的技术精进提供有利条件。从而在手法临证中遇到问题便能知道如何修正自身,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

关联词条:

  • # 颈椎病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