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斋诊余录——张伯臾脉案膏方精选》前言(蒋梅先)
先师张伯臾教授(1901—1987)是20世纪我国著名中医临床学家和中医教学家。
他年轻时就读于江南名医丁甘仁先生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又得以随丁氏临证一年,深得心传。1924年后回乡开业,在10余年乡医生涯中,他数历疫病流行,面临无数外感热病和凶险重症,在与病魔及死神的博弈中,练就了融贯“寒”“温”,以经方重剂成功救治危急重症的精湛技能而名震乡里,被誉为“青年伤寒家”。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伯臾先生从浦东移居市区后的近20年中,接触到更多、更杂的内、妇科病患,令其一改“单刀直折”的遣药风格,转而结合临证深研历代名家医著、医案,以集诸家之长,渐擅以经方、时方灵活化裁调治内、妇科杂病及诸多疑难杂症,形成了“平调阴阳,培补脾肾”为主的内科杂病治疗风格。而当先生“七八”之年受聘于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后,多层次临床教学和课徒授业,教学相长,促使他不断总结经验,实现理论升华而形成独特的学术思想。在教学医院的30余年中,他医、教、研全面介入,尽展才华;晚年更是承担诸多重要会诊和被委以高层领导保健重任,所逢疑难杂证日多,更多涉及心系病证及其复杂兼症,调治技能更趋炉火纯青,并因之蜚声业界,被国家卫生部命名为首批全国名中医。伯臾先生60余年潜心临证,凭借精湛的疾病辨治技能、卓著的临床疗效和出色的临床教学,终成业内屈指可数的中医临床学家、中医教学家而享誉海内外。
然先生一生忙于诊务,甚少著述,得以付印流传者更少,不能不说是件憾事。《张伯臾医案》及其在耄耋之年主编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第五版)和《教参》,是其留给后学弥足珍贵的仅存著作,迄今依然为业内同道交口赞誉。近年值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工作之契机,有幸喜获伯臾先生幼子菊生医师悉心保存的其父晚年脉案记录10余册(1974年8月至1987年8月),欣喜万分。这数十万字的脉案记录是先生在中医人生最后十余年中奉命会诊和在家接诊病患的真实记录,那正是先生诊疗技艺炉火纯青的年代。这些脉案也是一位中医临床大家在耄耋之年呕心沥血留给后学的无私馈赠。
脉案除部分为先生口述,由多位学生和其幼子菊生医师记录外,大部分为先生亲笔所书。字如其人,先生亲笔脉案,字体工整,行文流畅,理法方药简约精到,心悟按语字字珠玑,字里行间处处可见先生“发皇古义,融汇新知”和“彻悟医理,仁术仁心”的为医之道,以及辨证施治、重视整体的临证精髓,既为我们留下了先行者成功的足迹,亦不吝展示宝贵的前车之辙。这些脉案(包括部分膏方)经整理归类后,分别收录于本书“医事记实”篇和“膏方手泽”篇。
1982年底,我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有幸被录取为伯臾先生的硕士研究生,其时,伯臾先生已是八二高龄。随后5年中,耄耋之年的先生不顾年迈体弱,利用门诊、查房、会诊等一切临证时机,言传身教、耳提面命,倾全力传其经验,授其技艺,尤其是亲备讲稿,书斋授业,每至气促声瘖方止。本书中“愚斋课徒”篇选录了当年听课笔记原文9篇,皆为先生书斋授课或床边案例剖解之实录,未敢擅改。
2015—2017年间,我们对伯臾先生曾经的学生和同事先后进行10余次访谈,根据音频整理成文,这些珍贵的记忆被呈现于本书“授道解惑”篇。受访者都曾亲炙于先生诊室、案前,或同诊于病患床侧,现今虽皆已是古稀、耄耋老人,早已成为海上名医甚至全国名医,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异常清晰地记得,在向茫茫医海启程之际,伯臾先生曾经对他们的带教和启蒙;都感佩先生对疾病充满睿智的辨析和无比精致的遣方用药,及其对各自业医生涯带来的难以磨灭的影响。
本着尊重原文和原汁原味展现伯臾先生精湛临证技艺及思维过程的编撰初衷,我们力求原文录入脉案,并保留了伯臾先生习用的处方用名及脉案书写习惯;仅为了便于阅读,将脉案所涉及的临床检验值旧制单位做了换算。此外,“医事记实”篇亦录入了伯臾先生自己写的按语(“臾按”),将有助读者领会其精妙的临证思路和遣方用药;至于“编者按”,则是本人结合侍诊经历读脉案的一点拙见,不乏肤浅,万望不会干扰读者对脉案的体悟和理解。
最后,关于本书以《愚斋诊余录》为名,来自脉案《第五册》某页页眉处的数个字:“愚斋诊余録。”想起先生常谦称自己并不聪慧,但很用功,乃笃信“笨鸟先飞”之理,并为自己的书房取名“愚斋”,故以此为本书名,想必定合先生之意。
关联词条:
版权声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蒋梅先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