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雪帆:太阳病的主症主脉
【原文】
【发微】
一、主旨
本条原文指出了太阳病的主脉与主症(一般称为提纲)。主脉是浮脉。主症是头痛项强而恶寒。这是风寒表证的一般常见的初起阶段的脉症。可见太阳病是风寒表证初起阶段的总称。
二、本条原文中为什么没有发热
本条原文中为什么没有发热这个症状?这个问题颇有探讨之处:第一,只有恶寒而没有发热表示此证是风寒表证的早期。第二,发热这一概念古代与现在不同,现代是指体温计测定的体温高于正常。古代没有体温计,发热已否或根据医生触摸病人的皮肤的感觉,如《伤寒论》中所说的“身灼热”、“身无大热”等。或根据病人的自我感觉,如烦热。但病人自觉有热感,体温未必升高,而病人感到恶寒时体温可能已经升高。因此本条原文虽无发热二字,但病人未必无发热。在风寒表证的最早期也可能出现只有轻微恶寒而无发热的见症。
明确古代与现在对发热这一概念有不同的认识,这对理解整部《伤寒论》都有意义。不要因为原文中没有发热二字而认为病人体温不高,见烦热二字便认为体温升高。热字在中医学范围内是一个多义字,或指体征,即体温升高;或指自觉症状,即烦热;或指热证,或指热邪,根据具体条件作出不同的解释。
总之,本条原文没有提出发热,一是病人尚未感到发热,二是医生尚未发现明显的热象,但此时病人的体温可能已经升高,也可能尚未升高。
三、本条浮脉的含义
一般认为浮脉主表证,但浮脉的含义较广,《金匮要略●脏腑经络病篇》说:“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前是指病的早期,后是指病的后期。可见,外感病早期的浮脉才是主表证,如在外感病的中期浮脉可能是指里热证,在外感病的后期可能是主里虚证。《伤寒论》中有许多相关的条文以后细读便知。
可见单凭浮脉是不能决定表证的,要与病程先后及恶寒发热、头痛等症状结合起来才能决定这是表证。这叫做“脉症结合辨证法”,是《伤寒论》中的一种重要的辨证方法。
总之,本条原文中的浮脉提示正气欲驱邪外出,恶寒提示病邪的性质是寒邪,头项强痛提示病变的主要部位在太阳经的上部。有此三者太阳病的辨证便能成立。
版权声明:
选自《伤寒论临证发微》柯雪帆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06月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