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琐谈
作者:
还有一味药与薄荷荆芥很相似,即紫苏。这三味药中,紫苏好像没有另外两种药关系近。但作用的原理差不多,《本经疏证》中论紫苏说:“采其叶,则于五六月当未吐花时。夫以大火之令,而采味辛之物,岂不以全火之用金乎?”其中的“火之用金”一词难以理解,反复阅读上下文,觉得其大意是: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心火若不得肺阴则为亢阳,心火只有合肺阴才能下降,也就是说火必须利用金才能下降,这叫火之用金。
原文的解释是:“阳无阴则火僭而气亦不宣,金为火用(即火之用金的变辞),则宣中有摄。”这里提到“宣中有摄”不正与薄荷荆芥的作用一致吗?所以它的很多功效也和前二者相同,都能解表,解郁气,和血,清头目等。当然这些功能并不是都常用,用的比较多的是解表和解郁,比如半夏厚朴汤中可以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可能就是利用紫苏能解散郁气的作用。
紫苏还常用来降气,这是前二者比不了的,这三味药的共同处在于都是升中有降,但紫苏的降气作用更为突出,特别是苏子。如苏子降气汤以它名方,可以说明一定的问题。总之,这三味药虽然各有特长,但都是能在大火当令的时候,生出辛金之味,只要理解了“火之用金”这个词,就掌握了它们作用的基本原理。先理解了其共性,再掌握其个性就比较容易些。
关联词条: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江海涛,来源华夏中医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共建专业中医数据库。投稿文章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投稿邮箱:414427872@qq.com,邮件标题为文章名+作者+联系方式。
发布评论:
字数统计 |
全部评论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