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Dà Fēnɡ Zǐ

别名

大枫子(《品汇精要》)

来源及植物形态

大风子,虽始载于《宝庆本草折衷》,但未言其名;《本草品汇精要》虽以大枫子收载,但未言其功。为大风子大风子属植物泰国大风子Hydnocarpus anthelminticus Pierre ex Laness.和海南大风子H. hainanensis (Merr.) Sleum.的成熟种子。泰国大风子主产于泰国、越南,以及印尼、印度、柬埔寨等国;我国台湾、云南南部及海南省亦有少量生产。海南大风子产于广西、海南省等地。


泰国大风子Hydnocarpus anthelminticus Pierre ex Laness.


海南大风子H. hainanensis (Merr.) Sleum.

采制

4~6月采摘成热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晒干。


大风子:拣净杂质,筛去灰土,用时捣碎,或除去种皮,取净仁。


大风子霜:取大风子净仁,碾如泥,或碾碎蒸透,用吸油纸多层包裹,压榨,去尽油,研细过筛。

性味归经

性味:辛,热,有毒。

①《纲目》:"辛,热,有毒。"

②《本草原始》:"味甘,热。"

《玉楸药解》:"味苦,微热。"


归经:入肝、脾、肾经。

《玉楸药解》:"入足厥阴肝经。"

②《本草求真》:"入肝、脾。"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肾三经。"

功能主治

祛风燥湿,攻毒杀虫。治麻风,疥癣,杨梅疮


1.麻风病,可见局部麻木红肿、眉落、目损、鼻塌、唇裂、足底穿等症状。大风子辛热燥烈有毒,既能祛风燥湿,又能攻毒杀虫,为治麻风病之常用药,治可选用。单用甚少,多入复方,内服外用均可。如《普济方•诸风门•大风癞疾》治大风疮,以本品烧存性,研细罗过,与轻粉等份研匀,若疮面干燥以麻油调敷,若疮面湿烂则干掺;又有换肌丸,以大风油一两,苦参末三两,并入少量酒糊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送下,并以苦参煎汤热洗患处,可治诸癞大风疾。《解围元薮•卷四》大风丸,以大风子为主,配伍防风苦参、蝉衣、全蝎等为末,米糊为丸梧子大,每服15丸,空腹茶水送服,日3 次,治大风眉目遍身秽烂。20世纪50~60年代,江苏、浙江、广东、上海、辽宁等地,在老中医秘方或古治麻风验方的基础上,制成多种含大风子的内服丸药,治麻风病取得了较好效果。但由于大风子毒性较强,今之临床作内服者亦不多见。


取本品攻毒燥湿之功,又可治梅毒湿疮,多与轻粉等攻毒除湿之品配伍外用。如《岭南卫生方•卷中》治梅毒疮方,以之6g、轻粉3g,为末,外涂。


2.本品通过祛风燥湿杀虫,又兼止痒,可治疥癣湿痒。多入复方外用,如《疠疡机要•卷三》大风子膏,以之配燥湿杀虫止痒的白矾轻粉,共为细末,柏油和匀外涂,治一切疮疥脓痈。《血证论•卷八》大风丹,以之伍硫黄雄黄、枯矾,共为细末,灯油调涂,治癣痒诸疮。


此外,还可治座疮、酒齄鼻及皮肤皲裂等。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外用:适量,捣敷或搬存性研敷,或制成散、膏剂外用。


内服:一次量0.3~1g,入丸剂。


大风子油:外用:涂擦;内服:和药作丸。


注意:

1.本品毒烈,一般只作外用,内服宜慎。必须作内服剂用时,当稀释于复方中用。并不得过量或持续服用。

2.本品辛热,阴虚血热者忌服。

3.《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云:“大风子及其油脂有毒。中毒症状:恶心呕吐,胸腹痛,严重的可出现溶血、肾炎、肝脂肪变性等。

解救方法:洗胃,导泻,服活性炭。

对症治疗:胸腹痛可用镇痛剂;如有溶血,可口服硫酸亚铁及注射复方卡古地铁,必要时输血。

各家论述

1.《纲目》:"主风癣疥癞,杨梅诸疮,攻毒杀虫。"

2.《医林纂要》:"行痰,杀虫,劫毒。用霜,亦可劫顽痰,行积水。"

3.《本草经疏》:大风子,辛能散风,苦能杀虫燥湿,温热能通行经络,世人用以治大风疠疾,及风癣疥癞诸疮,悉此意耳。

4.《国药的药理学》:"治象皮病。"

按语备注

大风子,原产东南亚泰国、缅甸等地,大约在宋代传入我国。南宋《履巉岩本草》、《仁斋直指方》、《续济生方》等书中即有以大风子油治“诸癞大风”的记载。《宝庆本草折衷》在桐油条下首次记载了大风子油的产地、性状及功用,云外用治“大风恶疾”、“疮痍疡疾”、“驱头风”,并指出此油是蕃国人用一种木本植物的种子榨取而得。元代《岭南卫生方》以其“治杨梅疮”。明《本草品汇精要》只载其名,未言其功。迨至《本草纲目》才对其功效作了详述。


今之所用大风子,除上述2种外 ,还有缅甸大风子、印度大风子,性味功效与泰国大风子相同,且印度大风子被认为是质量较好的大风子。另有同科植物马蛋果(Cynocardia odorata R.Br.) 产于云南东南部。种子含油约37%,其成分类似大风子油,可治麻风病与象皮病,据有人考证本种为本草的大风子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