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五苓散治黄疸
姜某某,男,26岁。久居山洼之地,又值秋雨连绵,雨渍衣湿,劳而汗出,内外交杂,遂成黄疸。前医用清热利湿退黄之剂,经治月余,毫无功效,几欲不支。就诊时,黄疸指数85单位,转氨酶高达500单位。察其全身色黄而暗,面色晦滞如垢。问其二便,大便溏,日行二、三次,小便甚少。全身虚浮似肿,神疲短气,无汗而身凉。视舌质淡,苔白而腻,诊脉沉迟。脉证合参,辨为寒湿阴黄之证。治宜温阳化湿退黄。
茵陈3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白术15克,桂枝10克,猪苓10克,附子10克,干姜6克。
初服日进2剂,3天后诸症好转。继则日服1剂,3周痊愈。化验检查:各项指标均为正常。
(《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1996:63)
按语:黄疸见便溏、虚肿、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来沉迟,一派寒湿之象,故辨为阴黄。刘老用茵陈蒿汤治疗,加附子、干姜以温阳除寒湿。临床上,刘老常用本方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黄疸性肝炎、肝硬化之属于湿盛于热,或寒湿内阻者,用之即效。
版权声明:
本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本网搜集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
(本案选自《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