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家藏方》序
人受天地沖融之氣以生,莫不予之以上馬者之壽。然鳧鶴之不能皆齊者,非天之降年爾殊也。七情蠱於內,六淫寇其外,於是乎疾生焉。夫一疾有一證,一證有一方,善醫者,雖複察脈審色,洞知其因,方苟未良,何所施巧。此...


求道

467

0
《魏氏家藏方》日本流布考(海霞 陈红梅)
【摘要】魏岘的《魏氏家藏方》宋刻本,于淳祐元年(1241)由旅宋日本僧人圆尔辨圆赍携而去并藏在东福寺的普门院中。从那以后,该书在日本的流传从未间断。我们依据前人记载,对《魏氏家藏方》在日本的具体流布做...


求道

619

0
脾胃虚寒的三大“法宝”:理中丸、附子理中丸、丁蔻理中丸
经常有朋友来问都是治疗脾胃虚寒的药,它们都有些啥区别?应该怎么来选呢?今天咱们就来一次性帮小伙伴们分清楚! 1. 理中丸理中丸,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主要由4味药材组成,分别是人参、干...


求道

702

0
项彦章治鼻衄三年不愈案
鄞([yín ]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董允谦妻,患衄(鼻出血)三年许。医以血得热则淖溢(充盈外溢),服泻心凉血之齐(同剂) 益困。衄才数点,辄昏。翁诊之六脉(左右各三部,合为六脉)微弱,寸为甚,曰:“肝...


白术
签约讲师

507

0
项彦章治气虚发热案
浙帅胡公,病发热恶风而自汗,气奄奄(短气)弗属。诸医作伤寒(太阳中风桂枝汤证?)治,发表退热而益增(从效果看显然不是伤寒营卫不和)。翁(项彦章)诊其脉,阴阳(寸、关或浮、沉)俱沉细且微数(不足之象),...


白术
签约讲师

376

0
小儿肺炎后咳嗽不止案(三先生)
金姓男孩,11岁。2023.10.8咳嗽、鼻塞求治。前因“肺炎”住院十余日,出院二天,又发低热,用退热药热退,咳嗽、鼻塞不减。现,咳嗽有痰,色黄白,量少粘着,不易咯出,鼻塞,身有微汗,饮食二便尚可。苔...


白术
签约讲师
原创投稿

415

0
古代染发剂——丁砂散
《瑞竹堂经验方》元·沙图穆苏撰。约刊于1326年。国内在清初时本书曾一度失传,故编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佚改编为五卷本,分为调补、消导、劳伤、遗浊、喘嗽等24门,另附补遗一卷,共180余...


白术
签约讲师

587

0
项彦章治暑热案
越幕官费姓者,有子病甚,众医皆以为瘵([zhài ]痨病),尽愕([è ]发愣)束手。一日,费对客独泣,客以翁(项昕号抱一翁)荐。翁诊之曰:“此病暑邪,非瘵也。”家问死期, 翁曰:“何得死!何得死!”...


白术
签约讲师

408

0
便频下坠二十年,七剂药收功(王彦权)
詹某,男,58 岁,前纸庄人。2021年5月19日来诊。自述大便不利,白天3次,晚上3次,已20年。西医诊为直肠炎,但治疗诸法不效,并且无论冬夏症状一样,冬天再冷,晚上也得去厕所,痛苦不堪。最难受的是...


求道

349

0
宋向元治呃逆案
陈某,女,时年35岁。1961年11月3日初诊。诉患者因值经期生气,复加劳累后冷饮、冷食,继胸脘满闷,发生呃逆,已经多方治疗3个月有余,毫无效果,从山西大同来京求治。当时有胸胁苦满,纳谷不香,时有恶心...


求道

494

0
张志纯治呃逆案二则
● 案一 患者王某,时年女,55岁。1962年3月5日初诊。诉患者与人吵架后出现胸闷太息,继而苦于呃逆,月余不解,针灸、服药都未见效。舌胖,苔薄黄,脉弦。辨证为肝脾不调,略有郁热。法用调和肝脾,稍佐清...


求道

512

0
陈申芝治呃逆案
吴某,男,时年30岁。1965年7月10日初诊。患者素体壮实,常有头晕。原因不明发生呃逆已十余日,精神、饮食、体力均好,睡眠略差,易于激动,舌红,脉弦。辨证为肝阳上亢。治以平肝潜阳。方药:生赭石30g...


求道

442

0
胡希恕大柴胡汤治疗呃逆案
常某,男,时年56岁。1963年3月10日初诊。诉患者20天前因饭后生气,接着发生呃逆,某医生用丁香柿蒂汤、针灸等治疗未见效。现在患者胸腹胀满,大便干结,口苦,急躁易怒,舌苔黄,舌质红,脉弦滑。辨证为...


求道

490

0
秦伯未治疗呃逆经验
秦伯未认为呃逆与嗳气不同。呃逆是气郁逆行,冲动横膈,使其挛缩,造成气吸入肺,使声门突然闭拢,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声音,患者感到难受。嗳气是胃气上逆,发出声音后反觉舒服。引起呃逆的原因很多,轻者易治,用突然...


求道

452

0
秦伯未治疗咳嗽的临床经验(秦小珩等)
实证咳嗽例1 周xx,男。一诊:幼儿身热汗多,咳嗽痰黏,风疹作痒。风热时邪内蕴,肺气不宣而咳,热邪蕴结肌肤而致风疹。治以疏化清宣。净蝉衣3克,炒丹皮4.5克,炒牛蒡9克,地枯萝9克,南薄荷...


求道

410

0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