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养愚治脊背肘膝酸疼案(三先生按)
分守杭嘉湖道(辖区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大参(参政)孙公,体肥(多湿)畏热,平时暑月澡浴,每每扇干而不拭(外感)。后因幼子夭折,悲郁不乐,不思粥饭,惟恣饮以自解(内伤)。忽然脊背似胀,渐至肘膝酸疼。...


白术
签约讲师
特约撰稿

390

0
新冠后遗慢性咳嗽案二则(谭洪福)
案一范某,女,51岁,2023年1月26日初诊。主诉:咳嗽1个月余。患者新冠感染后出现咳嗽,经服药及注射药物后虽缓解但迁延不愈。刻下: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胸闷,动则喘促,乏力,时有心悸,脉滑略数,按...


求道

403

0
《万氏妇人科》产后病辨治学术特色及用药经验探讨(刘卓超,黄小靖等)
学术思想1辨证施治,治病必求于本万全认为妇人产后虚实夹杂,多本虚,故提出治疗上“产后专以补虚为主”[5],如治疗产后腰痛中“产后下血过多则胞脉虚,脉虚则肾气虚,肾主腰,故令腰疼,肾地黄汤主之”[5],...


求道

427

0
从《局方发挥》解读朱丹溪的养阴思想(杜菲)
元代医家朱丹溪被后世尊为“滋阴学派”创始人,提出阴精难成而易耗,相火易妄动而致病的观点,创立大补阴丸,善用四物汤类,形成较为成熟的养阴思想。朱丹溪所处的年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盛...


求道

441

0
伤寒心镜别集
(第一节)伤寒论双解散 守真制双解散,通圣益元各七八分,入生姜葱白煎,解伤寒三二日,间以其初觉,亦伤寒疑似之间,解表恐伤于内,然攻里恐伤于表,故制双解以其表里齐见俱解,甚为得法,然间有不解,犹未尽善...


求道

452

0
《止园医话》三验方(毛德西)
岳美中先生在其《岳美中医话集》中有一篇文章,名为“当读的古医书”,其中提到医话类书以《冷庐医话》《止园医话》为佳。为此笔者对《止园医话》拜读多次,并将其方应用于临床,特别是书中的头痛方、疝气方、脉结代...


求道

591

0
《外经微言》(《黄帝外经》)概述
《外经微言》是1980年整理古医籍过程中发现的,该书现藏于天津市卫生职工医学院图书馆。本书前无序,后无跋,封皮残缺,印章亦已模糊难辨。卷首有“岐伯天师传,山阴陈士铎号远公又号朱华子述”字样,其书末朱题...


求道

714

0
十位国医大师:治疗胃病的经验方
朱良春 国医大师(1917.8-2015.12) ● 经验方一: 【组成】生黄芪20g,蓬莪术6g,太子参10g,全当归10g,戈制半夏2g(冲服),鸡内金6g,生麦芽15g,桃仁、杏...


求道

421

0
王琦:治疗痛风经验方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可并发肾脏病变,且与其他代谢综合征有相关性,全球痛风患...


求道

496

0
石学敏:针灸治疗中风经验
醒脑开窍针刺法主要作用是保存最大量的脑细胞,使萎缩变性的细胞恢复正常的形态结构,保证组织存活,并增强日渐衰弱的脑生物电活动,使其能发出正确的神经信号。醒脑开窍针刺法是针对中风病的基本病机为瘀血、肝风、...


求道

457

0
张大宁:治慢性肾病用药经验
慢性肾脏疾病是目前发病率不断上升的一组疾病,现代医学尚无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但中医治疗此疾病有独特优势。国医大师张大宁在五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介绍其治疗慢...


求道

465

0
路志正:治疗湿秘(便秘)经验
湿秘,是因湿邪导致的便秘。早在《黄帝内经》就有相关论述,《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太阴司天,湿淫所胜,则沉阴且布,雨变枯槁。跗肿骨痛阴痹.....时眩,大便难。”宋代严用和在《济生方·大便》中提出湿秘...


求道

421

0
邓铁涛:治疗瘿病(甲亢)经验
一、邓铁涛教授论甲亢 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简称,临床以多食、消瘦、怕热、多汗、心悸、急躁、易激动等代谢增高、神经兴奋症状群为主要表现。中医虽无甲亢相对应的病名,但因中医称甲状腺肿为瘿病,故常常...


求道

448

0
王绵之:治疗便秘经验
详审因 治病求本 王教授在临床诊治便秘时,非常注重便秘的起因,并时常告诫学生中医病因学说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他强调便秘一证,内伤饮食固然是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还较为重视情志在便秘发生中的作用,如果...


求道

408

0
王旭光:《仲景伤寒补亡论》校后记
《仲景伤寒补亡论》,宋人郭雍撰。郭雍是宋代人,这在现今已经无有疑问,但清人汪琥在他的《伤寒论辩证广注》中曾说:“郭雍,字白云,不知何代人。考《古今医统》‘书目’元人徐止善曾作是书,今其书不传,想郭氏必...


求道

433

0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