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瑛:谈中医诊法技巧
【1. 新手上路,重“问”轻“望”】周老曾说一般中医刚出道时都很重视问诊,生怕问有不周,遗漏重要线索,以至辨证有误而失治误治。这是由于初出茅庐,对脉诊“在心了了,指下难明”,对望、闻二诊也缺乏经验积累...

四君人参

624

0
鸦胆三七治痔出血 癌瘤泻痢五淋毒热
十多年前患外痔,疼痛难忍,外科医生手术治之。后每遇酒喝多时复发。思之不能老手术了,故用消炎药内服外用也可治愈。2004年夏突发外痔,大如鸽蛋,站不可,坐亦不可。痛不可忍。思之鸦胆子乃解毒妙品,且我曾因...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601

0
妙用三七补血
三七,又名参三七、滇七、田七等。始载于《本草纲目》,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的干燥根。产于云南、广西等地。其味甘、微苦、性温,人肝、胃经。具有化瘀止血,消肿镇痛的功效。因其有良好的止血、活血、行瘀作...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693

0
赵棻:治学之道在于学「问」
我年青时,由于家人患病极笃,奄奄一息,危在旦夕,用中西药皆罔效,后经名儒医周良钦精心诊治,始转危为安,遂立志学医。除承师启蒙外,孜孜不倦,五易寒暑,始奠初基。临诊以来,日益发现中医学术理论中,尚难理解...

四君人参

510

0
胡天雄:疝气之辨病与辨证
中医学辨证精细,辨病则粗略,此无他,历史条件限之也,能吸收现代医学辨病之长,以补我所短,则中医学必将大大跨进一步。以疝气言,疝之古义,本指痛言,故《巢氏病源》云"疝者痛也。"后世七疝之名则多指阴囊疾患...

四君人参

771

0
胡天雄:风引汤降低颅内压
凡颅内压增高者多表现为热证实证,是气机升多降少,气血并走于上所致。《内经》所谓厥逆也。《素问·脉要精微论》:"厥成为颠疾"(成应念作盛,颠为头巅之巅或颠仆之颠)当包括此等证候在内,余常用风引汤加减取效...

四君人参

586

0
略谈学习针灸的几个误区
1:初学针灸者往往觉得各种针法学得越多越好,其实初学者首先要确立正确的学习观,即要学习传统正宗的针法,而不是外界各种无根无源的五花八门的针法。传统针法已经流传数千年,也就是数千年来研究只是一种传统针法...

四君人参

597

0
针罐灸合用一次治愈带状疱疹
刚行医之年,面对众多带状疱疹病患,轻者中药配合外涂自备药液即可治愈,重者取效则慢,一时难解疼痛之苦;又学民间灯心灸,控制病情发展效果也佳,但止痛之力仍欠缺。后得火针配合拔罐一法,初学时按法而用,仅拔罐...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565

0
腰突针案
刘某,男,2012年7月15日初诊。患者近两年经常感觉左下肢不适,活动后不适感觉即可消失,没有在意故而一直没有治疗,一月前一次淋雨受凉后开始腰部伴左下肢麻木酸胀,行走也不灵活,曾内服中西药、推拿、理疗...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523

0
彭坚:肩膊疼痛方治疗肩周关节炎(李可经验方)
肩周关节炎又称“五十肩”,多发于五十岁左右的男女,患者一侧肩臂疼痛不能抬举,梳头、反侧均有困难,疼痛时间常长达半年以上。中医认为此病为气血虚衰,寒痰瘀血凝滞于肩臂所致,然而用各种疗法都不见显效。笔者最...

四君人参

1161

0
气虚发热
一老者,高龄88
入夜身热,自服西药消炎、退烧、感冒之剂,初效后不效。更加神疲懒言,周身困乏不适。诊其脉缓,结代。
予:黄芪注射液滴注,口服补中益气丸、保心宁片。
四五日渐安。
...


白术
签约讲师
原创投稿

482

0
彭坚经验方临证运用举隅
例一 颈椎病(益气聪明汤加减方)患者,男,40岁,于2008年2月20日来诊。患者于大年初一早晨悬挂鞭炮时因突然抬头而致头晕欲呕,当日便到就近诊所诊治无效,近半月来就诊于县城医院,脑电图示:供血不足。...

四君人参

954

0
彭坚:学好中医的几点诀窍
这是我给学生作的一次讲座,显而易见,这一部分内容所针对的对象,是中医大学生和初学中医者。我这里提到的“学好中医”,标准是将来如何做一个好的中医临床医生,而不是谈怎么考研究生,怎么搞科研,怎么做中医的学...

四君人参

634

0
阳明病外症可“无汗”辨
作者:李丽丽 单增天 张英栋《伤寒论》第182条“问曰:阳明病外症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关于《伤寒论》的“证”均应作现代中医术语的“症”,笔者早有专文论述)条文指出:阳明病,...

四君人参

436

0
桔梗汤治感冒后期干咳不止
对于感冒,余每用桂枝汤、麻黄汤、银翘散、桑菊饮、参苏饮之类解表方剂辨证使用,几剂见效。去冬今春季的流感,每每病患感觉感冒好转,但干咳绵绵不止,甚者月余不休,咳起时,来势汹汹,涕泣俱出,甚者伴呕吐,苦不...

四君人参

612

0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