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 丑时腰痛
    2015年10月18日,某男、65岁,每天晚上10点多钟起即腰部胀痛, 到凌晨2一3点时最痛,如翻身则痛甚, 此病况已二个多月, 患者自服对症西药和中成药无效,数天前在衡阳某医院检查,C T为:腰3/...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449

    0

  • 诊治心律严重失常
    2015年3月5日某女, 77岁,因确诊为“骨髓增生综合症”(低增生型) 5年, 气促乏力半月余而于2015年2月2日入往省菒知名医院。经治疗,病情不减反呈逐渐加重之势,院方已予半月前下病危通知单。病...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712

    0

  • 银翘解毒汤治验
    71年中秋(阳历9月下旬),实习于福兴(当时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我们是安图县第一批“赤脚医生学习班)。学友李金升,病头痛发热,周身酸痛,尤以二膝关节为剧,自以为得了关节炎,当时正值阴雨连绵,心情郁闷,...

    四君人参

    作者授权

    408

    0

  • 毛德西:经方辨治冠心病
    辨部位,胸阳痹阻,栝楼薤白剂宣痹通阳《金匮要略》将胸痹病的典型症状罗列为“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此由胸阳不振,阴邪上乘而致,治宜宣痹通阳,仲景拟栝楼薤白剂治之。使用本方的...

    四君人参

    568

    0

  • 毛德西:经方治失眠
    针对当今社会失眠患者越来越多,笔者多年来反复思考经方之奥义,参阅名家经验,运用经方治疗每能取得良效。今将体会叙述于后,冀与同道交流。酸枣仁汤《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云:“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四君人参

    816

    0

  • 白癜风验证方
    如意黑白散,我见于《老中医医案医话选》(广州中医学院《新中医》编辑室编、内部发行。)。是来春茂老先生的家传方,原书介绍说,连服二料即愈。方由:旱莲草三两,白芷,何首乌,沙蒺藜,刺蒺藜各二两,紫草一两五...

    四君人参

    作者授权

    594

    0

  • 陈正平:朱莘农及其脐诊法
    朱莘农(1894~1962),江阴峭岐凤戈庄人。其先人八世皆工医,兄朱少鸿亦为一代名医。先生幼承家学,壮岁即享盛誉,晚年悬壶无锡,名噪苏南。先生临诊重视验体辨证。常谓“医道之难也,难于辨证,辨证之难也...

    四君人参

    594

    0

  • 彭慕斌:《西溪书屋夜话录·治肝卅法》浅绎
    王旭高(1798~1862)善于调肝,所著《西溪书屋夜话录》(以下称《夜话录》),将头绪纷繁之治肝30法,分别以肝气、肝风、肝火隶之,可谓深得肝病施治要领。因其实用价值较高,已为医界瞩目。原上海中医学...

    四君人参

    933

    0

  • 张琼林临证方药技巧
    “医者,艺也”。临证正确的立方遣药,能体现医家诊疗工作的技艺水平。诸如:药之精选、量之轻重、配伍之合拍和效能之专注等,都应周密考虑。做到有方有药,方证相合,才能应手取效。医者司命,不可不知。然而据观察...

    四君人参

    507

    0

  • 杨杏林:施今墨对药浅识
    吾父杨浩观悬壶60余年,早年从师于当代名医施今墨先辈门下,聆听教诲,受益非浅。杨老曾言:“施老师淳淳告诫临证如临阵,用药如用兵。用药之配伍颇具技巧,身为医者应如司令员之熟习将士特点,临阵调配兵种,指挥...

    四君人参

    462

    0

  • 生栀子为主治疗胰腺炎有特效
    生栀子为常用清热泻火解毒药,有栀子配方的名方亦甚多,如《外台秘要》黄连解毒汤,治三焦热毒壅滞、高热、烦躁、疮痈、目赤;仲景茵陈蒿场治湿热黄疸;栀子豉汤治心烦懊依不眠;《十药神书》十灰散治各种热证出血;...

    四君人参

    918

    0

  • 下的龙种,生的跳蚤——谈古今用药思路的差异
    作者:三部九候“唐宋以后,医法多讹” 。对此我深信不疑 ………一.四物汤真的可以补血吗?四物汤的“补血”作用可谓家喻户晓,是中医补血剂的第一名方。但如果我们细考方中四味药,在古代都不是主要作为补血药来...

    四君人参

    891

    0

  • “犁头草”治疗外伤
    在基层什么病都看,也常常用同一种病来作比较,印象深的是刚行医的头二年,见过同一天来了二个农民,都是耙地时,给铁耙插伤脚掌的,他们都作了严格的消毒和常规的外伤处理,按照西医必需用青梅素吊针连用一个多星期...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588

    0

  • 朱良春谈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重要性及其关系的探讨我在1961年7月号《江苏中医》、1962年3期《中医杂志》曾就中医的"辨证论治"与西医的"辨病论治"相结合的重要性及其关系作初步的探讨。80年代,我又在北京、厦...

    四君人参

    595

    0

  • 李克绍:不服药得中医一一兼谈误药救治
    不服药,得中医",是古人提示用药不当,易导致医疗事故的警戒性成语。药能治病,但用药不慎,亦能加重病情,治好病为上医,致病加重为下医。那么,不服药虽不能愈病,但也不至于出事故,就等于请中等医生看过了。病...

    四君人参

    509

    0

  •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